第(2/3)頁 湯姆想到約翰那少年老成的樣子,不由得回想起上輩子這個男人是多么的好用與可靠,也就放下心,繼續處理起了手中的文件。 至于史密斯工廠區的產品被破解的問題? 別搞笑了,1866年可是連有機化學中的立體化學都沒人發現,化學方程式的動態平衡都沒有搞清楚的時代,想要破解結合后世一百多年知識的“化工產品”,對于現在的化學家來說的確是有點癡人說夢。 更重要的是,湯姆的化工廠是嚴格的“偽模塊化生產”。 史密斯工廠區與楊基佬地區分工明確的工廠不同,湯姆為了防止化工技術被破解,每個工廠內進行的化學反應都不是完整的生產鏈。 如果一個商品a,需要六步的化學反應才能得到成品。 那么湯姆就將每一步分給六個不同的化工廠,每個廠只進行一步生產,將中間產物運輸到下一座廠,而且這六個廠不是單單進行著一種商品的中間產物的生產。 湯姆現在手下有上百座化工廠,幾千種化工產物,每個化工廠進行幾種化學產物的一個或兩個生產環節。 每個廠只是接受原料,然后將原料加工,將自己的產物交個下一座工廠,沒有人知道自己的工廠生產了什么,自己在商品生產的過程中具有怎樣的作用。 即便部分工廠生產出來了一些商品,完成了商品最后的化學反應環節。這些員工也不知道自己加工的這道工序中,使用的原材料,到底是怎么生產出來的。 如果想要知道英雄公司任何一個產品的制作流程,就必須要獲得湯姆所有化工廠內進行的全部流程,這可比單單去滲入一兩個化工廠難多了。 就算滲入了湯姆英雄公司所有的化工廠,每個商品的化工合成程序都必須按照特定順序才可以,這又增加了破解的難度。 除了湯姆本人,沒用任何一個人知道這些化學合成物的制作流程,而湯姆的筆記更是全程用英語混合中文、德語、法語以及現代火星文和現代化學專用術語、拼音寫成,想要破解這些筆記的難度對于現在的美國人來說就好比二戰日本想要破解加強版風語者。 je am an 羙guo亾。 (je法語我,am an英語是一個,羙guo亾火星文拼音美國人) 如果能破譯這種書寫方法寫出來的筆記,湯姆也只能表示甘拜下風。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