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董方力、是南通州碼頭靠著給漕船當苦力為生的一名河工。南通這邊的河工、基本上都是搬運貨物的力工和操船的船工,不像淮北有大量的纖夫。這邊的船能用水力和風力,不需要纖夫。董方力干的是力工,不是有技術的船工,平常是有活吃飯,手停嘴停。 在他剛入行的時候,漕運還存在,那時候的力工的日子能過的去。后來、漕運停了、南北割據。力工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很多在南通州碼頭靠著運河為生的人,走的走逃的逃。而董方力是留在這里堅守的哪一批。 有段時間,日子有過起色,南直這邊恢復了部分漕運,往徐州一帶的前線運過兵糧,但好景不長,這生意很快被別的地方的漕行給搶走了,南通州這邊的漕行撈不上什么有油水的活。直到后來,北邊光復了松江后,他們的日子又活了過來。還是做漕運,只不過是從南京、蘇州哪邊往松江府運絲綿茶糧。南京朝廷就是靠著當二道販子維持基本開支的,漕運的便利肯定得用上。 朝廷光復南直后,官府的漕運斷了,不過民間的貨運沒斷,跑漕船的人營生反倒是有了起色。但就苦了岸上的力工群體,因為從南京那邊過來的船直接去松江了,基本不在南通這邊周轉,不像南京時期,由于兩方朝廷不同,船到南通碼頭后要經停由官變民走私進松江,力工們因此能得一碗飯。 前些日子,情況還好一點能有點活干,而這段時間由于是澹季,碼頭上的活就更顯稀少了。董方力算是年齡偏大的力工,搶起活來更難。過完年后,他已經連著好幾天沒啥活干了,全家人都跟著他餓著肚子硬挺。 拖著饑餓的身體,他又來到了碼頭,想著看今天能不能碰到運氣。 剛到碼頭,就見一幫穿著官服的人敲著鑼,好像是要說什么事。 可董方力既沒心情也沒精力去搭理,都說朝廷光復后好日子就來了,董方力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前幾天,知州都帶著人來碼頭,也沒見得解決什么事。朝廷要是真要解決問題,恢復漕運不就行了?很顯然在朝廷眼里,根本沒將靠著漕運為生的力工當回事,不管大家的死活。 招工?隱隱約約,董方力好像聽到了這么個字眼。他趕緊掙扎著起身,往人群擠去。 擠進人群后,董方力聽出了個大概。官府召集一些船首成立了一家叫客運公司的行會,現在要招一批在碼頭上干活的幫辦!不像以往,這回招的是長工,一月給一千兩百多文工資。 一月一千兩百文,合著一天也就是四十文。一天四十文錢,在碼頭力工這個群體不算多,正常情況下如果有活的話,大家能掙個一百多文哪。所以聽了待遇后,很多人轉身而走,干一個月活,掙十天的工資,哪還不如干臨活哪。大家在碼頭上當力工為的是啥?不就是有當天掙當天花的錢嗎? 董方力沒有走,他不是覺得工資待遇可以,而是最近實在找不上活。 客運公司剛剛成立,加盟的船首并不多,現在是南通州戶務局的官員帶管和代運營。他們想著先將碼頭運營這塊做起來,不成想招工第一天就不順利,只招了四五十個看著都顯年老的力工。沒辦法,有總比沒有好吧! “今日領你們先認一下船運公司的公衙,然后給你們發個工牌,明日起公司組織大家進行業務培訓。招大家進公司,主要干的活是在碼頭上為客船服務的事宜。有售票、驗票、導客、導船,停船、客站維護等事。售票這塊要識字會算賬的人來做,其它事給大家培訓一下差不多都會做。從明日開始給大家計工資,每日管兩頓飯,早飯和午飯,晚飯要大家回去自己解決,每月有四天公休,基本待遇就是這么個,下邊我們先去公司。”招工人員對著剩下的人介紹了一下基本情況后,就領著大家往離碼頭不遠的客運公司臨時辦公點去認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