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溫家兩口子得知房東家最終還是只肯收兩百塊一瓶的事,老臉一紅。 有一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 溫雄在商海里浮沉多年,習慣了利益至上的思想,也見識了各種爾虞我詐的手段。 一個老板能為了破壞另一個老板的生意,甚至親自半夜翻墻頭去別人工廠偷摸搗亂。 所以他是故意抬高價格到一萬,耍了點心機,想著讓房東家記著這份好。以后哪怕有人出高價買精油,也能賣給自己兩瓶睡個好覺。 溫夫人嘆氣道:“倒是我們小心眼了,人家根本沒想賺咱們的錢?!? “我給老趙他們挨個打電話,房東家不賺咱的錢,咱給房東家送點生意去?!睖匦壅f著,掏出了手機:“老趙啊,你這半年來不是跟我一樣失眠睡不著覺嗎?我最近得了個好東西,你要不要試試?。俊? - 許輕知去后山看犁地了。 本來許富強想花錢租個犁地機,自己犁地,畢竟當年這楊梅林的地就是他翻出來的。 王燕梅硬是拽著了他,“行了,你也別摳搜這幾百塊錢的。你都好幾年沒開過那玩意了,這往上一點更陡一些,可跟下面楊梅林的地不一樣?!? 最終,還是聽了真正的‘一家之主’的話,花了五百塊錢,請了人來犁地。 許家的地還挺多的,后山這半邊朝陽的都是她家的,院壩壩前面幾畝地,還有坡上那幾畝地,以及其它山頭上零零碎碎的地,外加幾畝水田。 阿公家的水田不種了,一直也是給許家在種。 桃水村交通不便,直達的客車都沒有,從縣城開往村里的客車在上一個村子大集村就停了,逢一、三、六、九趕集也都是在大集村那邊趕集。 老一輩很多人都往大集村去了,那邊生活方便。 阿婆那會總跟她回憶說,現在日子過得紅火了。以前的桃水村都是山,又窮,進出也不方便,沒有姑娘愿意嫁進來。是國家給修了個公路后,日子才算好過了些。 這也造就了從桃水村再往后的村子都是山多人少,加上年輕人大多往城里走,沒有想要在村里發展的想法,所以大家分到的山場也比較多。 村里大多數人的山都不會怎么管,漫山遍野種著油茶樹,每年等著油茶籽收獲的季節采摘油茶籽。 這次請來犁地的人是忠叔。 忠叔是村里犁地的一把好手,不止有犁地機,家里還有收割機,村子里誰家稻谷熟了,基本也是請他幫忙,稻子成熟期扎堆,經常還要排期等著。 不一會兒,幾十畝地就快犁好了,機械化操作就是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