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離家-《千燈樹》
第(1/3)頁
我皺著眉,腦海里迅速搜索著金石玉微錄中關于藍血的記載。
“藍血。。。。。。還潛伏在周家。。。。。。難道是離家的人?”我沉思道。
離家,最早起源于何處不得而知,金石玉微錄中第一次提到他們的時間是在明末清初,可能是隨著湖廣填川郡遷來的。離家人最早是在渝都潮天門碼頭一帶,做著撈尸匠的活路。從清代一直到民國,潮天門碼頭不止是巴蜀地區(qū)通航的重要口岸,更是老百姓平日里打衣洗澡的地方。
長江水流湍急,三峽一帶淹死和渝都周邊淹死的人,尸體往往會順著水流漂到潮天門碼頭附近。淹死的尸體,在過去的觀念里,是屬于枉死而不得往生的人,一般人不敢去打勞。長江邊長大的人,水性都很好,曾經有一群年輕力壯的小伙不信邪,見到江面漂過一具裹著白布的年輕女尸,不知他們是受什么吸引,竟然全都游泳過去撈尸,試圖把女尸背到岸上。碼頭上打衣的大媽們看著還樂,說他們是窮光棍沒見過媳婦,鬼新娘也敢碰。結果沒想到一語成讖,游向白衣女尸的小伙子全都消失在昏黃的江流中。更奇怪的是,按道理白衣女尸應該順著江流漂到下游,然而自從那群小伙消失后,白衣女尸便慢悠悠的在江心打轉,一直漂浮在距離潮天門碼頭不遠的江面上。
離家正是通過打撈這具誰都不敢碰的白衣女尸在渝都潮天門站穩(wěn)了腳跟。撈尸匠,殺豬匠,用的都是個匠字,表明撈尸實際上是個手藝活。離家人不論男女,從小便用長江深處的魚,煉成油,浸泡身體,魚的品種金石玉微錄中沒有記載,只是說這種魚油帶有一定的毒性,會使人渾身皮膚潰爛。所以離家的人在成年之前,幾乎不會出門,因為皮膚潰爛不堪,丑陋異常。但是魚油不斷的浸泡,會在人身體的表面產生新的角質層,相當于一層新的皮膚,這層皮膚摸起來有種魚鱗的感覺,會減少人在水中的阻力,同時讓人獲得一種類似于魚對水文的敏銳感覺。這種對水文的感知對于撈尸人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有時水面上可能很平靜,但是水下的暗流走向則錯綜復雜。成年后,離家人便不再用魚油浸泡身體,過不了幾年,皮膚表面會漸漸恢復光滑,只是有些許青光,就像蝦蟹在陽光下皮層泛著微微青光,為了掩飾膚色上的瑕疵,離家人一般會在身上紋滿文身。至于離家人的血液是藍色,唐家先輩在金石玉微錄中猜測是他們身體里大量淤積的魚油毒素導致的。
離家人在建國初期,總是頭戴斗笠,身批蓑衣,脖子上掛著一條鐵鎖鏈,鎖鏈的下方墜著一個拳頭大小的陀螺形鉛墜,行一葉木舟,在江波中飄蕩。金石玉微錄中對離家如何打撈白衣女尸有過記載,離家人先是繞著白衣女尸劃行一周,然后將鉛錘拋到女尸身下的江水里,沒過半分鐘,江水表面一片平靜,但是離家人握在手中的鐵索卻旋轉甩動不止。
“嘩啦”一聲,木舟直接被江面突然掀起的一個大浪給打翻,整舟的人都被帶到江里。說來也奇怪,只有白衣女尸所漂浮的江域變得洶涌,其余江面依舊平靜。就在離家人掉進江里后,女尸也很快消失不見,隨后江面上就見到一道很快的水線從江心向岸邊劃過,同時木舟倒扣在江面,跟在水線后一同向碼頭駛來。
“嘩啦!”
碼頭邊冒出五個披頭散發(fā),上身赤裸紋滿文身的男子,他們的身體上布滿了抓痕,不斷的流淌著藍色的血液。隨著他們漸漸的走上江岸,一具被黑鐵鎖鏈纏繞著的白衣女尸被拖上碼頭,女尸面色非常的紅潤,就像一位剛睡著的女子,唯獨發(fā)紫的嘴唇下露著鋒利的牙齒,以及被圓錐形鉛墜扎住發(fā)綠潰爛的四肢,可以讓人知道這是一具尸體。在女尸的身后,鐵索還連著木舟,碼頭上湊熱鬧的人跑去將木舟翻過來,幾個中年人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年紀稍小的甚至一口吐了出來,只見木舟里豎著擠著八個被吸干體液的年輕小伙,正好卡住舟沿,不至于掉下來,他們眼睛瞪得奇大,嘴巴大張著,舌頭不知去向,只有一截發(fā)黑的舌根耷拉在嘴邊,全身瘦得皮包骨似的。
“造孽?。 贝a頭上的人們議論道。
后來白衣女尸在江邊被道長做了一堆法事后,就地焚燒。就此以后,只要潮天門碼頭附近有人淹死或者發(fā)現了浮尸,便都會找離家來打撈。
“可是離家不是在渝都嗎?怎么來蓉城了?”我疑惑道。
“我也納悶呢~而且,據我所知,離家后來投靠了江家,相當于江家的附屬?!敝苣絻弘p手撐著臉,小嘴微微翹起道。
“既然都屬于江家下面的,怎么可能不知道江家要做什么?還來套我話?”我沉思著說道。
“有可能,離家現在和江家不在一塊兒了,或者江家尋找的東西,離家也想得到?!蔽艺f道。
“目前也只有這種可能性?!敝苣絻赫f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灵武市|
崇礼县|
阿城市|
镇雄县|
自贡市|
海南省|
新郑市|
大城县|
临安市|
赤水市|
兰溪市|
冕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白沙|
渑池县|
云南省|
康保县|
德惠市|
安乡县|
军事|
原平市|
崇仁县|
高青县|
蚌埠市|
长兴县|
普宁市|
凤山县|
惠州市|
渝北区|
新化县|
日喀则市|
历史|
高碑店市|
贡嘎县|
普宁市|
浦江县|
乌鲁木齐县|
卓资县|
开阳县|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