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打窩棉-《重生在70年代》
第(2/3)頁
“窩棉”是這邊孩子的叫法,具體叫什么不知道,就是高梁抽穗失敗后,在長高梁穗的地方結成的一根黑色的棒狀物,吃起來有一點點甜,很干,會把嘴和牙都染的黑黑的。
往往一大群孩子鉆到高梁地里找,誰找到了就發出一聲歡快的叫聲,于是大伙群蜂擁而上,難免的弄折幾棵高梁,大一點的孩子扶起折了的高梁用高梁葉纏幾道,一般就不會死。
小點的孩子則干脆把折了的高梁桿連根挖出來啃著吃,桿里的綿狀體這時候有大量的汁水,像嚼甘蔗一樣,不過沒那么甜,而且也不是每一根高梁都甜。
隊里是最怕這些孩子這時候來找“甜桿”的,會把高梁成片成片的禍害掉,這時候就會有隊員來看護,哪里高梁晃動的猛了,看護員跑過去一聲怒喝,孩子們就像受驚的兔子一樣四散跑開,鉆得滿處都是,難免會有幾個知名度高的被報到家里,晚上就會聽到他的聲音直沖云宵,第二天走路一瘸一拐的。
至于摘瓜惹棗反而不是什么大事,大山里放了秋滿山都是野果,誰家也不在乎樹上那幾個梨幾個李子,反正這東西下來也是給孩子吃的,當然,小隊的公有財產除外,比如,鮮瓜地(香瓜)。
孩子們像革命時代的偵察排一樣,頭上戴著草編的偽裝,爬在鮮瓜地邊的溝里,小心弈弈的觀察看瓜人的動靜,三二個負責放哨,剩下的負責偷,其實也不全是為了吃,只是覺得好玩吧。
就經常看到一群野小子被看瓜人拿著棍子追的漫山遍野的跑,這時候也不管是誰家孩子,逮著就照著屁股抽,挨抽的爹一聲媽一聲的叫,沒挨抽的像兔子一樣跑。
跑遠了,看瓜人回了窩棚(在瓜地邊搭的草棚子,給看瓜人住的),孩子們又湊到一起,不管挨抽的還是沒挨的,把偷來的瓜按人頭分吃掉,然后就爬過去開始下一撥,這次是挨了抽的放哨,不一會又是一番雞飛狗跳,挨棍子的慘叫聲在田野里回蕩。
哥倆穿了鞋,繞過房子過了河,就進了小隊的高粱地里,哥哥仔細的尋找,張興明就跟著閑逛。
“找著沒?啥樣的啊?”張興明跟在哥哥后邊在高粱地里鉆行,已經把這片地轉了大半個了,就找到一個,黑乎乎的,被哥哥拿在手里。
這是扒掉包皮后的樣子,不扒開包皮的話和其他高粱也沒什么不一樣的,反正張興明就看不出來,他兩輩子加起來,和這些山山水水莊稼地的就是無緣,也學不會。
哥哥抬頭盯著高粱的頂端,仔細的觀察著,也不出聲,張興明哼著“大姑娘美呀那個大姑娘浪,大姑娘走進了青紗帳”跟在后邊,兩個人就這樣又轉了一會兒,又轉回到小溪邊上這塊了。就聽著嘻嘻哈哈的聲音傳了過來,有孩子在溪邊玩。
出了高粱地,眼前一亮。在地里四面八方都是高粱的綠色,高粱長的有張興明兩個那么高,他連天都看不著,也分不清東南西北,弊的難受,一出來看見遠山藍天,心里立時暢快了許多。
哥哥就往溪邊走過去,邊走邊喊:“興良,水涼不?”興良是滿倉家老三,比張興明大一歲,他們這一輩范興字,滿倉哥叫張興滿,哥哥叫張興軍,整個堡里這一輩有十九個,哥哥排第八,張興明排第十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桂东县|
丹寨县|
东辽县|
阿鲁科尔沁旗|
衡阳县|
商水县|
永福县|
水城县|
伊宁县|
荃湾区|
嘉义县|
罗定市|
彝良县|
上思县|
洛宁县|
杨浦区|
安徽省|
子洲县|
淳化县|
新野县|
安阳县|
丹阳市|
阳原县|
高淳县|
宁南县|
安陆市|
新化县|
卫辉市|
读书|
定结县|
洞头县|
遂平县|
益阳市|
昆山市|
尼玛县|
陈巴尔虎旗|
马公市|
通州市|
松溪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