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豬 狗和野豬-《重生在70年代》
第(1/3)頁
能站起來能走了,這小屋就裝不下張興明了。
一切都是記憶中無比熟悉的物件,紅色的炕琴,兩個桔黃色的箱子,大座鐘,還有那個從小到大從未在別的任何地方見過的收音機。
張興明小時候家里這個收音機,有十四寸黑白電視那么大,紅黑的木殼,正面從中間分成兩半,上一半是金黃色的布,看不出是什么材質的,里面是收音機的喇叭。
下面部分是玻璃,中間和一般收音機一樣,是調頻的指針,頻率刻度,兩頭就是兩個大旋鈕,用來調頻。
特殊的地方是,在收音機正面的下方,還有一排按鍵,有1.5厘米見方,白色的,六個,也是換頻道用的。
這個收音機,是張興明上一世這段平房生活中記憶最深的,那個時代,這是唯一的獲取外面信息的渠道和唯一的娛樂。
寫到這里想到個這時代的偉大事跡,這個時代,收音機是無所不能的,什么都能轉播,講故事說相聲唱歌這些就不說了,排球,足球,乒乓球,舞蹈,電影,甚至于雜技都能播。
人們圍著收音機聽的或是神飛天外,或是熱血沸騰。
當初女排五連冠的時候,全中國至少一半的人都是這樣聽著看的。
中國的體育尤其是球類解說和全世界都不一樣,現在有些人很不理解,就天天噴這些解說員,其實你們真的錯了,你們沒趕上這個時代,不知道用聲音看足球排球的樂趣。
話說回來,這一時代的人,想像力是無窮無盡極其豐富的,在之后的三十年,創造了無數奇跡,為啥?什么都是聽個聲靠腦補,想像力能不強大嗎?
在這個時代,在老百姓中知名度最高的人是誰?
不是國家領導人,不是什么大牌電影演員,更不是什么主持人。
李谷一、蔣大為、郭頌、江昆李文華、馬季趙炎、楊振華金丙廠,全國人民每天都在收音機旁或大喇叭下面聽著他(她)們的聲音。
在那個時代隨便在中國的哪個地方,隨便找個人,都能隨口唱幾句李谷一蔣大為的歌,都能說幾句江昆的相聲,這是后世的所謂明星們渴望著的,但永遠也無法超越的。
這些名字,就是這個時期整整兩代人的精神支柱,快樂之源,他們的粉絲,就是全國人民,無一例外,而且是極其的忠誠,幾十年如一日的追捧。
那個時期,全中國到處都安有大喇叭,平時沒事就是收音機,定點廣播,有事就是下達指令領導講話的工具。
是老百姓獲得信息以及獲得娛樂的唯一的工具,在當時人老百姓生活中是無比重要的東西,后來慢慢的這些大喇叭就從城市里消失了,但農村一直保持到90年代中期。
剛開始是以小隊為單位裝一個,立在村或隊的中央,80年代入戶,每家每戶屋里都裝著一個。
聽聽收音機,要不就跑到孫娘家去聽唱片,要說那個時代最流行最牛的東西,張興明覺得非這唱片機莫屬了。
一個不大的方型盒子,支開頂蓋,把塑料唱片放進去,把導針放到唱片上,就吱吱啞啞開唱,音質不是很好,有點顫。
張興明上一世學會的第一首哥《蝸牛與黃鸝鳥》就是從這臺唱片機上學會的。
唱片有紅色,綠色,黃色,黑色,藍色,厚厚重重的,半透明,到1995年,張興明已經進廠上班了,還在自己一個同事家里聽過這種唱片,從那以后就再也沒見過了。
每天聽著收音機,重溫著上一世的記憶,聽聽唱片機,欣賞一下那些已經遺忘的老歌和歌星,這就是張興明三歲之前的全部生活。
因為這時候他每天只能在自己家和孫娘家兩個屋來回晃,不允許到外面去,只能聽著收音機趴在窗戶向外面張望,只有晚上爸媽回來做飯的時候他才有放風的機會,在家門口轉轉。
哥哥沒去姥姥家的時候,應該是跟著爸爸在上班,或者跟著媽媽上班,反正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走,然后一起回來。
張興明能走路以后,哥哥在家的時間就長了,兩個小豆豆就滿院子的翻騰,摘個小花,挖顆小草,追雞攢鵝趴狗窩,沒個消停。
張興明家在這個片的頭一排,房子前面有好大一個院子,一直頂到河邊,院子中間是過道,兩家各占一半,養豬養雞,還有個大菜園子。
后面五排家屬房的院子就只有三十幾個平方,對屋的兩家就只能搭個倉房放點雜物堆點煤、黃土啥的了。
在張興明記憶里明年還是后年,廠里在這蓋了職工宿舍,然后自家的院子就只有五十幾個平方大小了。
這時候的人家家都窮,有點地方就想著種點菜,就能省下點菜錢,而且這時候城里是憑票供應,什么都缺,由其是菜品,這玩藝不好儲存。
院子頭上是豬圈,養著兩只豬,一黑一花,這時候養豬不是為了吃肉,是為了合理合法的賺點錢或者換些票據。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賺了工資以外的錢是會被判刑的,投機倒把罪,割資本主義尾巴可不是開笑的,那是真要死人的。
豬養大了出圈叫“上任務”,就是上交供銷社,完成國家的任務。
后來,79年以后,像是張家這樣養兩口豬的,就可以交一口留一口了,那也是不舍得吃的,基本都賣了,多得些錢。
張興明家這兩口豬已經養的半大了,渾身的毛發在陽光下閃著亮光,聽到有人走到圈邊,一骨碌從草墊子上翻起來,哼哼著一路小跑到圈邊食槽旁,黑亮的大眼睛望著圈外,那只花的把兩只前爪搭在圈欄上,使勁抻著腦袋往外看。
張興明的個子還沒有圍欄高,他踩著圈前的石頭爬到圈欄上往里看,小花豬立刻興奮起來,搖頭擺尾的扭動著,嘴里發出急促的嘶鳴聲,一副要跳出來的樣子。
張興明一只手攀住圍欄,一只手伸進去摸到花豬的嘴巴,花豬用嘴巴在張興明小手上拱來拱去,還伸出舌頭舔了幾下,像小狗一樣。
這家伙有個嗜好,特別喜歡吃癩蛤蟆,上一世張興明幾個可沒少抓癩蛤蟆給它。
黑豬則穩當的很,深沉的站在食槽邊看著張興明和花豬互動,然后等了一下,見沒有喂食,就哼了幾聲,晃動著肥碩的身子,回草墊子上去趴著了。
這是個豬中紳士,一天到時總是慢悠悠的,吃食都是細嚼慢咽那種。除非是老媽過來或是進了圈,它才會顯得有點高興,會哼哼個不停,會到老媽褲腿上蹭來蹭去,其他一切基本都是無視狀態。
花豬更夸張,老媽來了它會興奮的叫起來,繞著圈的蹦跳,各種討好。而如果是老爸來豬圈,黑豬躺在那動都不動,花豬,會找機會上去咬老爸一口,老爸被它咬過好幾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玛曲县|
锡林浩特市|
佳木斯市|
奇台县|
连江县|
黎城县|
石门县|
和政县|
武定县|
秦皇岛市|
招远市|
广元市|
尤溪县|
胶南市|
兰考县|
卢氏县|
商南县|
高清|
互助|
南开区|
军事|
天镇县|
庆城县|
资兴市|
涡阳县|
新余市|
洪湖市|
青海省|
田阳县|
商水县|
阿城市|
丹棱县|
禹城市|
抚宁县|
正阳县|
伽师县|
南阳市|
保山市|
蒙城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