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九一五年的頭一個月,過得十分充實,能夠載入歷史的大事件比一九一四年最后一個月都多。 自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開始,德軍集中十萬人和兩百門大炮,強攻列日要塞。 但一直到一九一五年元旦,整整七天,德軍傷亡三千多人,寸步未進。 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眼看列日要塞戰役已經影響到整個戰爭布局,小毛奇緊急調動武裝飛艇和重型攻城臼炮,支援列日要塞戰役。 至于南華提供的軍事技術,輕機槍和迫擊炮等輕武器在集中了數百門火炮的要塞群面前起不了作用。 一九一五年元旦,這些裝備恰好趕到了前線,德國人發起了元旦攻勢,也被稱作一九一五年攻勢。 四門大貝爾塔,八門苗條的艾瑪,連續不斷的對列日要塞猛攻了四天。 大貝爾塔的名聲很大,口徑420毫米,單枚炮彈重達一噸,射程十二點五公里,射速八發每小時。 倒是苗條的艾瑪,也就是斯柯達M1911型305毫米榴彈炮,被稱為奧匈帝國之錘,這是世界上第一款考慮到陸地運輸的重型火炮。 口徑305毫米,炮管長3660毫米,約十二倍徑,射程十一點三公里,射速十二發每小時。 炮彈有兩種,輕型炮彈重287公斤,能在地面上炸出一個直徑數米的大深坑,重型炮彈384公斤,據說能穿透2米的鋼筋混泥土層。 最重要的是,這種巨炮全重只有二十七噸,能分成三個部分進行運輸,比大貝爾塔靈活的多。 到一月四日下午,列日要塞十二個主要的要塞群全被重炮轟爛,列日要塞殘余守軍投降,戰役結束。 隨著列日要塞被攻克,無險可守小國寡民的比利時只能于八日早上宣布投降,法國北線被打開,施里芬——小毛奇攻勢得以順利實施。 但是此時,距離戰爭爆發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一天,法國人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兵力調動。 好在,法國人正在執行“第十七號計劃”,集中四個集團軍進攻阿爾薩斯和洛林。 毫無意外,法國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卻并沒有取得多少戰果。 甚至于,“第十七號計劃”還未失敗,原因是阿爾薩斯和洛林方向負責防御的德軍的任務是牽制、引導法國人進攻,所以并未發起反擊。 法國人太高傲了,他們自大的認為,既然法國的預備役無法直接投入戰斗,那么德國的也一樣。 而德國人就將預備役直接充實到第六第七集團軍中,投入戰場。 導致法國人在進攻洛林時,德國第六、第七兩個集團軍正面的法軍沒有足夠的數量優勢,甚至沒有德軍人多。 不過,還是有一些變化,法國人在進攻途中的傷亡遠高于歷史同期,以至于前線的攻勢不得不在一月六日停滯。 一月八日,比利時投降,霞飛驚訝的發現,法國北方露出一個巨大的缺口,數之不盡的德軍正從缺口處源源不斷的沖進法國。 于是,霞飛趕緊命令手中作為預備隊的一個集團軍向北運動,企圖在德國人到達之前擋住德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