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馬難買更難養,數量不多,但也沒少到這個程度。 實際上是戰馬難出手,市場就這么大,還是管控品。 這些馬,是一些地主士紳求購的,但是肯定不能這樣說。 “按照市場價,馱馬十五兩一匹,但是你這沒運下去,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怎么也得一兩銀子,還有……算了,給你算十四兩。” “你運氣好,遇到了我家大人,我家大人好心,給你市價,但是你也不能把成都的價格帶到這兒來不是?” “戰馬,價格就難了……”中年軍官看著中年人。 “三十兩,這就是普通戰馬,在成都就賣三十多兩。”中年人驚喜的看著軍官。 他還以為給眼前這人他幾個錢意思意思就行了,畢竟以前都是這樣。 他來的目的,主要是要一份文書,等回去后讓主家去要,也算是有個交代。 沒想到看中年軍官的樣子,是要按十四兩給他算,這可不少了,運到成都也才十五六兩。 “行,三十兩,四百二十匹馱馬,作價五千八百八十兩,九十九匹戰馬,作價兩千九百一十兩,合計八千八百五十兩。” “我有沒有算錯?”中年軍官撥弄著算盤,輕易算了出來。 “沒錯,沒錯,就是八千八百五十兩。”中年人捏捏衣角,期盼的看著軍官。 “嗯……”中年軍官又撥弄了幾下算盤。 中年人看著算盤,心底一沉。 原本八千八百五十,突然變成六千三百二十。 “這是要抽成嗎?我回去該怎么交代啊?”中年人苦澀的想到。 結果,中年軍官從桌子下面拿出一個袋子,從中掏出花花綠綠的鈔票。 中年人也是見過世面的,清楚這是外幣,仔細一看,是南華錢,世面上流通最多的外國錢幣。 工業計劃中,林平之直接用紙幣發工資和結算,大量紙幣流通在華夏地區。 起初人們不是很認可,拿到后會第一時間去銀行換成銀子,后來換的多了,也沒有出現折價和兌換不出的現象,也就取得了人們認可。 到現在,因為華夏同南華的貿易更加繁盛,臨時政府又有意無意的推動,繁華地區小商販都認可。 “八千八百五十兩,按匯率,換成南華幣,六千三百二十,你點一點。”中年軍官把錢點了三遍,才遞給中年人。 “對的對的,不用點了,大人為了這天下蒼生,不為艱險,進軍平叛,我王家十分佩服,這是我家的一點心意,還望大人旗開得勝。” 中年人不可置信的接過錢,從善如流的拿出一包銀子,還是剛剛送給青年軍需官,沒送出去的那一包。 中年軍官隨手顛了顛,根據他的經驗,這是五十兩,還全是散碎銀子。 “王家?蜀中那個王家?留下地址和家主姓名,這筆援軍捐款,高原邊防軍收到了。”中年軍官放下銀子,拿起筆。 是中年軍官不貪嗎?不,并不是。 都是青帝國轉換過來的官,哪里有不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