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流誤國!他翁同酥懂得什么兵戰兇危,只懂得爭權奪利,哼!”張佩綸說道,但是避開了這句話,他沒聽懂他岳父大人的意思。 “呵呵呵,若是我猜的不錯,這件事啊,太后要交給清流。”李鴻章對張佩綸說道,他是真的欣賞張佩綸的才華,可惜,中法之戰,張佩綸以清流身份參加,戰敗,剝奪官職功名,永不錄用。 不過不經歷這一道關卡,李鴻章還真不一定看得上這人。 “那您的意思是?”張佩綸懂了,但是有時候懂了還得裝作不懂。 “此戰,不能財,敗了,我北洋就倒了,且會讓人誤以為我國弱兵疲,說不得又是一次戰爭,但!更不能勝,勝了,老佛爺就不高興了!”李鴻章說道。 “既然相隔如此之遠,就派致靖經來四艘快船,一來,以路途遙遠,鐵甲艦力有不逮為由,二來,主力未出,勝負并無大礙。”張佩綸說道。 “不忙不忙,待我上書,水師出擊,沒道理不給錢吧!”李鴻章愉快的說道。 “哼!翁同酥?小人也!” 確實,北洋八大遠,一下子派出了四艘,朝廷總不能說北洋不出力了,總不能都派出去吧?而且航程還都夠不著,也就致靖二艦夠得上,以最續航馬力,跑個來回沒問題,前提是不能久留。 定鎮二艦,國之重器,拱衛京師,動不得,分艦隊過去觀光一下,馬上離開,回去就說補給不利,只得先行撤軍,然后談判。 最后北洋出了力,沒勝也沒辦法,遠隔重洋,途中無補給,不退回來,難道要把船留在那兒?那也是個苦勞,還能騙一筆軍費。 追責就追到提議的人身上了,不懂兵你就別亂說!然后呢?帝黨被追責,皇帝親政被暫緩,太后名正言順的繼續執掌大權。 北洋騙了軍費,高興了,后黨壓制了帝黨,高興了,太后繼續掌權,高興了,只有帝黨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 二月十五日晚,翁同酥的寨子里,日本公使特使,野外生野子次郎正同翁同酥吃著飯交談著。 “翁大人,這是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野外生笑嘻嘻的用熟練的京片子說道。同時把一個信封放在了桌上。 “野外生特使客氣了,我也是為皇上分憂,為國盡忠!”翁同酥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放下來的時候不小心在桌上磕了一下,桌子上的信封就不見了。 “那…這北洋何時出兵?”野外生又問道。 “就在這幾日,朝廷上下已經達成一致,他直隸總督,再怎么樣也就是個總督,無非就是上折子要錢罷了。”翁同酥還真覺得他能贏,而且憑借這筆軍功,不說上升一步,至少皇帝就能逐漸親政,那他這個帝師還能受虧待? “此事啊,他宜早不宜遲,風聲一漏,他做好負隅頑抗的準備,到時候平添了幾分變故。”野外生一臉正色的道,仿佛真的是在為翁同酥著想。 “不急,此事是陽謀,祖宗法度,皇帝應該親政了,不論怎么樣,都得讓皇上做一做,誰也不能阻止。”翁同酥說道。 “不過你們的消息可以啊!那么邊邊角角的地方,成立了個小國寡民的國家,你們也知道。不過得虧他成立了,還是漢人,不然,太后也不會有這么大反應。”翁同酥又感嘆道。 “哈哈哈!哪里哪里,日本沒有天朝之富有,只能多關注海外的變故,畢竟靠海吃海嘛!還是翁大人才思敏捷,我也僅僅提供了個消息罷了,翁大人制定的計劃可真是令人敬佩。”野外生嘴上笑著說,實際上心底越發的看不起眼前人。 “就這也能是帝國之重臣?die清已經腐朽了,應該又我們日本來使用這塊肥妹的大陸!” “哈哈哈哈!過獎,過獎!太后發話了,他北洋是不上也得上!贏了,是皇上英明,親政也能前進一步,輸了,那就是他李鴻章無用,該罰!后黨失一大將!”翁同酥好像喝醉了,得意得道。 “大人英明!野外生敬您一杯!”野外生即便不屑,也知道這是重要棋子,此次事件中,不論die清和南華誰勝誰敗,裂痕已經產生,日本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當然,要是能削弱北洋海軍,那肯定是大大的意外之喜,可北洋應該不會傻到用軍艦去沖炮臺,而南洋也沒幾個海軍,好像就兩艘炮艇? 野外生不明白,海軍如此孱弱的南華,日本為何不親自下場,奪下這塊富庶的島嶼。 …… 宮墻之內,也在為這件事討論著,而且相同點都差不多,重點都不是南華,而是無聊的帝后之爭罷了。 “小順子。”儲秀宮,老佛爺常年所在地——聽說是住習慣了,就給裝修了一下? “奴才在!”一個小太監跑來,幾乎是趴在地上回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