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維薛拿打進的第二粒進球,絕對可以說是西門·金戰術打法的標準模板之一。 在對方重新開球后,他們依舊是把球傳給了東洋人藤本。 由于有了上一次失誤的教訓,所以藤本得球后沒有盲目盤帶,而是傳給了中場搭檔佩德里尼奧。 作為國家隊的常客,全能中場佩德里尼奧對比賽的閱讀,自然要比藤本強上不少。 所以他沒有著急進攻,而是把球分給了右后衛卡洛斯,準備在局部形成控球,從而為本方另一側的球員,爭取到足夠的前插時間。 佩德里尼奧的選擇,本來是沒有錯的,他既遵守了球隊打法,同時還閱讀了比賽。 可問題是,維薛拿的戰術打法,講究的就是在對方半場比賽,同時還追求一個快字。 所以當他把球分到邊路的時候,那名被西門·金在賽前,就定為了可利用的常數球員右后衛卡洛斯,立即就遭遇到了圍搶。 從他身后圍過來的,是進球功臣基達,這使得他無法轉身護球。 從他正面壓過的,是對方后腰馬可保羅,這導致他無法將皮球給中鋒。 而從他左邊跑過來的,則是小將托馬斯。 托馬斯的跑動速度并不是很快,并不像是在全力奔跑的樣子。 同時,他的行進路線也非常講究,既像是要搶球,又像是在切斷對方與后腰的聯系。 于是,作為技術型球員的卡洛斯,他憑借著托馬斯上前不夠快的漏洞,用他的視野在合圍形成之前,看到了三條傳球路線。 向右前方直傳,可以找到本隊的右邊鋒穆里洛,不過對方的左后衛,一個滿面兇相的男人,正緊緊地跟著他,風險很大。 或者把球傳回給全能中場佩德里尼奧,但是波納蒂已經搶在了佩德里尼奧的身前,傳球很有可能被斷。 最后的選擇,就是把球長傳給正在向對方壺頂插上的藤本,反正對方的兩個后腰,都已經壓到了自己的半場。 “嗯……只能這樣了!” 電光石火之間,卡洛斯來不及再去想對與不對,他憑著對比賽的感覺與經驗,做出了一個本來不會錯的選擇。 可惜的是,他的對手是維薛拿,是西門·金。 他們的內切型邊后衛胡里奧,此時就在本隊后腰與邊后衛之間的空間活動。 看到皮球飛了起來,胡里奧心中大喜,他心知對方已經中了西門·金的詭計,于是立即跑到了后腰位置。 此時的藤本,還在一邊跑動,一邊扭著頭去看身后飛來的皮球,他根本就不知道胡里奧已經到了。 “爭頂……藤本太矮了,皮球被胡里奧頂給克勞德米爾。” “什么?克勞德米爾不停球,直接傳擇了長傳?” 沒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