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說再見-《回鄉做食神》
第(1/3)頁
鮑魚!
好東西,營養價值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牛逼,它所謂的高價值,大部分是讓華夏人給炒作起來的,沒辦法,一個吃貨民族,永遠都有這個能力。
野生的鮑魚,大多生活在礁石縫隙里,它們隱藏的很好,而且吸力十足,要抓住它只一次機會,用刀子迅速撬一下,如果手抖了,再想來第二次,對不起,沒有倒拔垂楊柳的力氣是不行的。
絕不能浪費機會,林揚小心翼翼的的下手,刀子入水的過程里,終于讓林揚發現了光線折射的端倪,難道叉魚不成功就是這個原因?
八成是,林揚忙晃了晃腦袋,讓自己集中精力,魚雖然好,此刻鮑魚對他的誘惑更強烈,再說了,做人要有原則,不能見異思遷。
仔細尋找,大海顯露出了慷慨,到處都是好東西,只不過我們缺乏發現的眼睛。
鮑魚找到了三個,其他不知名的貝類還有很多,林揚大多叫不上名字來,他盡量挑自己眼熟的拿。
“哎喲,我的老天爺,待我不薄啊!”
林揚手里已經拿不了,他準備回去了,正尋思著是不是編個竹簍帶著,他又在礁石的縫隙里看見了個大家伙,是大龍蝦,來的時候,他給自己做了一盤子宮保龍蝦肉,使勁兒得瑟了一把,那只龍蝦跟這位比,簡直不值一提。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林揚對這一片珊瑚礁的豐富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不急,想吃了再來,今天先把那些鮑魚什么的干掉,掃視了那一對長須子,他開始往回走。
走到一半兒,林揚發現來時那個沙洲已經被海水淹沒,這是漲潮了,抬頭看,也難怪,時間不早了。
林揚回到住處,放下東西就奔小海灣那邊兒,他希望還來得及,找點海白菜和其他海藻之類的回來。
運氣不錯,還有一些,更讓他開心的是,有發現一個大貝殼,也是相當完整的,趕緊帶著,不能干別的,曬鹽也行。
鮑魚是半殼類,處理起來很容易,就是反復沖洗,將黏液盡量洗掉,林揚的鹽很少,那個大貝殼里只收獲了極少的一小撮兒,可不敢浪費,不能用鹽搓,那就用海水多洗幾遍。
第二個事就是切斷貝柱,讓鮑魚肉與貝殼分離,林揚是專業的,連內臟都一塊清理掉了。
怎么吃?
如此新鮮的,只有清蒸才是對鮑魚三兄弟最大的尊敬。
沒有鍋,如何才可以達到清蒸的效果?
簡單,大貝殼就是關鍵,洗干凈倒上清水,放在炭火堆里,再把海白菜等海藻切絲,鮑魚改花刀,將海藻絲擺在上邊,將鮑魚殼放在大貝殼上,然后再用芭蕉葉當鍋蓋,OK!
簡陋了些,卻足夠。
至于其他的貝類,直接將口沖上插在沒有明火的炭堆里就好,熟了后,它們會自己打開口通知你,‘伙計,來吧,吃了我,俺已經準備好了。’
林揚還在背后的樹林里找了點樹葉子,名字是什么他壓根就沒打算知道,只要腦子里告訴他沒毒就好,當茶葉泡水,能有如此體驗很不錯。
今天他不打算喝椰子,就喝茶了,嗯,味道有點怪,說不上來的那種。
在火堆上碳烤的貝殼先后打開,林揚已經用竹子削了雙筷子,隨時夾起來趁熱吃掉,汁水豐富,還有很濃的咸味兒,吃起來相當的過癮。
大餐前的開胃小食讓林揚胃口大開,他迫不及待的掀開不成樣的芭蕉葉,那哥三個已經徹底變了模樣,深吸一口,真棒!
每一口都那么的鮮美,與那種長時間燉煮、用高湯當各種食材堆砌出來的味道完全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