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沐王爺自盡的第三天,多多和少少看夠熱鬧,飛回軍營向主子報信。 同時到達的還有北狄信鴿送來的求和信。 信里說已經按照隋老將軍的要求賠付小公主和二皇子,裝滿金銀珠寶的車駕正在來大齊的路上。引起這一切糾紛的沐王爺已經以死謝罪,請求大齊看著北狄誠心解決糾紛的份上,放棄兩國交戰的想法,北狄與大齊將世代友好,巴拉巴拉。 大齊的回信很快由多多和少少送了回去。 信上,大齊充分肯定了北狄解決事端的態度,鑒于引起戰事的沐王爺已經自盡謝罪,大齊決定接受北狄的請求,擇日退兵。 退兵的具體日期,就是在送賠償款的車駕到達大齊后,大齊放回沐王府小王爺,同時收到北狄的正式道歉文書時。 雙方一來一往,日子又過去了好些天。 沐王爺的靈柩一直停在靈堂,只等小王爺回來之后才能下葬。 朝堂上關于沐王爺的爭論隨著他的死銷聲匿跡,隨之而來的是那些財產歸屬的爭論。 除卻賠付大齊的那部分,剩下的部分也足夠驚人。 完顏煦“主張”歸還沐王府,朝堂上卻吵成一團。 經過激烈的“爭吵”,最后決定,將剩下的財產一分三份。 一份用來做軍餉,彌補沐王爺給兵部帶來的損失。 一份充盈國庫,因為在查抄的過程中發現許多超出規制的器具,可見沐王爺生前沒少貪墨宮中財物。所謂充盈國庫的這部分,其實本來就屬于國庫,現在只不過物歸原主。 最后這一份,由皇上做主,歸還給沐王府。 皇上的原話是總得給沐王妃和沐昭陽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好歹他們是他的親眷,不能眼睜睜看他們過得窮困潦倒。 眾大臣山呼萬歲,皇上仁慈,一片感動之聲。 沐昭陽就在這樣的聲音里回到北狄。 回來的第二天,沐王爺下葬。 第三天,沐昭陽負荊請罪,替家父跪在皇宮門前,向所有被沐王爺之事波及的人們磕頭謝罪。 曾經被沐王爺得罪過的眾大臣見此情形,再不好趕盡殺絕,于是收起利爪,紛紛繞行過去,此事總算是就此揭過。 而那些曾經跟隨沐王爺加官進爵的人,在被皇上換下來之后,眼見著沐王府沒落,一個個如鳥獸散,都躲得遠遠的。 沐王府就這樣門庭冷落,就連王府爵位都是皇上力挺才保留下來的,除此也只剩下一個空殼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