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引起了好奇心。 干脆的過來這里看看。 順便和孫琴兩個人聚一聚。 沒有想到的是剛剛來這里就聽孫琴說捕捉到紅斑和海鱸魚的那個人叫做宋飛云的現在正在出海捕捉大黃魚。 “哎!” “這個事情哪說得了準的呢!?” “你又不是不知道大黃魚到底是什么樣子的魚!” “想要捕捉到這種魚的難度非常的高。” “不要說兩三天的時間,就算十天半個月都非常正常。” 孫琴笑著搖了搖頭。 宋飛云出海今天已經是第三天。 沒魚蝦蟹更加沒有看到漁船回到碼頭。 老實說自己心里面同樣有點擔心,但是她覺得這個時間沒有任何的問題。 大黃魚的數量非常的稀少。 想要找到和捕捉這樣子的魚不容易。 就像自己說的那個樣子,不要說三天的時間了,就算是十天半個月都非常的正常。 “這里的碼頭有不少捕魚的高手。” “但是如果說只有一個人能夠捕捉得到大黃魚的話,絕對非宋飛云莫屬。” 孫琴一邊說一邊拿起茶壺給李小玲倒了一杯剛剛泡出來的茶。 李小玲聞了一下茶香,輕輕地點了點頭,孫琴這里的咖啡不行,但是茶確實不錯。 李小玲有一點驚訝孫琴對宋飛云如此有信心,別的魚的話或許沒任何的問題,但是如果是大黃魚真的是不好說。 孫琴知道李小玲不太相信自己的話,沒繼續說下去,這種事情說再多都沒有任何的用處,宋飛云捕捉大黃魚回碼頭才有說服力。 孫湘琴想起,宋飛云前幾天碼頭那里說過的野生大黃魚和養殖大黃魚的區別,馬上問李小玲是不是這個樣子。 李小玲雖然不是什么捕魚的高手,但是她卻是頂級的廚師。 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一類人能夠精準地分辨野生和天然的魚蝦蟹的區別的話。 絕對非頂級的廚師莫屬。 李小玲馬上點了點頭。 宋飛云的這個分辨的方法沒有任何的問題。 最簡單直接的就是得要看魚腮下面的魚鰭的長度。 如果是又細又長,而且能夠折回來蓋得住眼睛的話。 基本上就是野生的大黃魚,相反那就是養殖的。 再加上觀察整條魚的形態,又細又長的話,那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野生的。 只有極少數例外。 但是這種例外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孫琴和李小玲一邊喝著茶,一邊聊著天,等著看看宋飛云是不是真的能夠捕捉到大黃魚。 太陽高高掛在天空上。 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火爐一樣,潑灑著讓人頭皮發麻的熱量。 馬大石手里面拿著一瓶礦泉水。 大口大口地喝著。 汗珠子根本就控制不住,從腦門上就像是雨滴一樣不停地滑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