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罷,路鳴澤隨即陷入沉默。 他當然清楚熙曉的意思,就和現在出現在路明非面前的熙曉本質只是神名之力的具現化一樣,這個他其實也是屬于“路明非”的一部分。 要用一個比較貼近現在的狀況的理論來說明的話,就不得不提到西格蒙特·弗洛尹德的人格模型。 弗洛尹德這個理論,將人格分為了三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由生命體無意識的本能、內心的沖動與欲望構成的,是人格的生物面,是更貼近“獸性”的那一部分。 自我介于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是人格的心理面,為了使個體能夠更好地適應現實,自我會對本我加以約束和壓抑; 超我則是人格的社會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道理”、“倫理”和“自我理想”這一類的東西組成,遵循“理想原則”從而指引自我、限制本我。 按照這種分類方法,路明非可以看作是『超我』,而路鳴澤則是『本我』的那一部分。 因為『超我』屬于人格結構中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部分,這無疑是與路明非表現在社會中的性格對應的; 而潛藏在他意識深處、代表了他隱藏的【龍】之力的部分自然更傾向于獸性的本能,也就是對應了『本我』這個人格象征。 “或許……明非他本來一輩子也沒有機會走上『龍』的道路,因為作為『本我』的你有著自己的私心。” 熙曉澹澹地說出了路鳴澤的秘密,“你將孤獨與瘋狂的那一面全部都攬在了自己的身上,留給路明非善良、懦弱的情感,讓他陷入了無止境的自我克制中……” “你既是在保護他,也是在占有他,占有對你獨一無二的‘哥哥’的一切……” “夠了!”怒吼出聲,路鳴澤稚嫩的臉上露出君王般的暴戾,但下一秒無數古銅色的鎖鏈又在他身邊的空氣中顯化而出,將他的身體死死地鎖在了原地。 路明非從來沒有想過這樣一張可愛的臉上竟然能顯露出如此猙獰的情感,卻又覺得他有些可憐,像是被搶走了唯一的玩具的孩子,憤怒的童孔中似乎是在哀求著什么。 看著這樣的路鳴澤,路明非的心底忽的就騰起了一股強烈的情緒……似乎是歉疚,又似乎是憐憫,讓他有種想要上去給予他一些安慰。 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想法時,卻發現自己的雙手已經環繞在了路明非的背后,隔著那些森冷的鎖鏈將路鳴澤攬在了懷中,緊緊擁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