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抬頭時,文殊菩薩已不見了蹤影。 陳三嘴角逐漸浮起一絲笑意。 這取經果然不簡單! 參考烏雞國王將變身行僧的文殊菩薩關入水牢一時,如來直接布局讓其在井中浸尸三年,可見佛門的心眼不是一般的小。 那么按理來說,陳三借國王之手殺了青毛獅子,文殊絕不可能無動無衷。 或許是陳三身份特殊,文殊菩薩一時拿不定主意,回去請示如來了? 再聯想到道教那些大能對自己的“關懷”。 陳三自然而然的聯想到一個名詞。 西游量劫。 也就是后世所傳,佛道兩教的交鋒。 對于佛門來說,以唐僧之名西去取經的陳三,肩負著東漸大興的重任,至少在他未達凌山之前,應該沒有任何事比他更重要。 而道教大獻殷勤的舉動,極有可能是想拉攏陳三,讓他漸漸對道教產生好感。 陳三也曾經想過,道教如果擔心佛門東漸對自己產生影響,為何不也挑選一個人,將教義遍之四海? 后來他想到一個理由。 能夠被如來選中的人,定然是經過多方考察,深思熟慮之后才定下的。 那么世上恐怕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比陳三更適合充當布道者了。 更何況陳三是佛門中人,不僅可以在道教暴露之前掩人耳目,萬一策反成功,必能造成佛門內亂,給靈山狠狠一巴掌! 不過這些都是陳三的猜測,還有待一步步驗證。 【叮!宿主達成成就“借刀殺人”,獎勵:境界+1】 【叮!宿主達成成就“明察秋毫”,獎勵:境界+1】 ...... 借刀殺人這個,陳三完全理解,自己確實借國王的手殺了青毛獅子。 但這個明察秋毫是什么意思? 是說自己掌握了大智之眼? 還是說,自己透過現象看本質,看穿了佛道陰謀? 不過,此刻最讓陳三意外的,是那連續跳出兩次的境界+1...... 金丹、元嬰、化神。 這么說,自己現在是化神大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