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武氏兄弟回歸-《顯耀大唐》
第(1/3)頁
這一次李顯被迫還朝,雖然干掉了賀蘭敏之,也在太子和武后的矛盾中添了一把火,算是出了一口胸中惡氣,但是他的損失卻也絕對不小。
首先是朝廷以他殺降的罪名將他這一趟作戰吐蕃的所有功勞全部抹殺,來了個功過相抵,除此之外在武后的建議下,還解除了他安西都護府大都督的職務,再次任命他為并州大都督府大都督,因為并州乃是非戰之地,同時另有長史負責具體事務,所以他現在的職務仍然相當于一個虛職。
當然,與他一起出征作戰的另外一名大將薛仁貴也是同樣的情況,不過鑒于高句麗故地形勢未穩,所以薛仁貴仍調任安東都護府大都護,繼續鎮守遼東。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唐休璟和薛仁貴之子薛訥卻因為立下大功而獲得了提升。
唐休璟擔任正五品下的安西都護府司馬,授定遠將軍(散官,正五品上)。薛訥則被提升為梓州刺史(正四品上),授忠武將軍(散官,正四品上)。
除了唐休璟和薛訥之外,李顯王府中立功將士數十人也因為立功而授予官職,不過這些將士大部被調出了周王府,這讓李顯感到很是憤怒,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戰力,竟然被武后就這么給分散掉了。
好在李顯對他麾下的這幫衛士的忠誠度還是比較放心的,相信經過了多年的拉攏和苦訓,尤其是一起經歷生死考驗的戰斗情意,這些將士們對他還是充滿忠誠的。
當然,李顯也知道想要繼續獲得他們的忠誠,需要繼續不間斷的拉攏。其實對于那些因為立功或者其他原因而不斷離開的王府衛士,他也的確沒有放松拉攏,除了物質之外。還經常會在他們得閑了就找他們小聚一會。
但是不管如何,這些衛士的離去,對于目前已經被解除了兵權的的李顯來說,還是比較郁悶的,畢竟他現在已經沒有正當名義來招收新的衛士了,再加上為了防止他繼續培養親信,武后從丘神績的麾下撥出了一部分將士來填充王府衛士的空缺,而這些將士之前大部分都是丘神績的親信,想要拉攏和轉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李顯帶來的另外一個損失,或者說對他不利的事情是,武承嗣兄弟終于復出了。
就在賀蘭敏之被干掉沒多長時間,武后宣布免除武家子侄以及他們家屬的罪行,令他們結束“蝮氏”的姓氏,恢復本姓,又命武承嗣繼承了周國公的爵位,還任命他為尚輦奉御(從五品上)。雖然看起來品級不高,可對于武承嗣來說絕對算得上一步登天,要知道在唐朝五品官算是通貴階層,可以享有蔭子、免除全家賦役、減刑等特權,這是普通官員和中級官員的分界線。像這樣的等級,有許多人奮斗一輩子能難以達到,比如唐休璟,在隨著李顯廝殺多日,血戰數十場,方才獲得了五品官,而薛訥平定了高句麗叛亂,大戰五十余次,殲敵三萬余,俘虜十余萬,立有戡亂大功,僅僅升了一階。
更何況武承嗣還是京官,擁有天然的升遷優勢,不像唐休璟和薛訥,雖然職位不低,可都被發配到邊疆效力,除非是立下軍功,再度升遷的難度很不小。
除了武承嗣之外,武三思和當初失蹤了的武懿宗和武攸暨也紛紛現身,武承嗣被任命為左金吾衛左司階(正六品上),授朝議大夫(文散官,從五品下),武懿宗和武攸暨則被任命為太子親衛校尉和翊衛校尉,成為正六品下的東宮武官,目的很明顯,是要惡心太子李弘,對他形成一種監督制約的作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德兴市|
华安县|
左云县|
乃东县|
越西县|
林甸县|
钦州市|
额敏县|
沙洋县|
香港|
湟源县|
辉南县|
隆尧县|
广德县|
广南县|
肇源县|
汾西县|
白河县|
辽宁省|
仁布县|
泰来县|
青阳县|
诏安县|
汉寿县|
贡嘎县|
虞城县|
廊坊市|
聂荣县|
赤壁市|
铅山县|
大厂|
德州市|
松滋市|
育儿|
灵武市|
永宁县|
泰顺县|
昌吉市|
永兴县|
新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