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以皇帝登基之日,為“炎黃元年”。 并且,新帝為“軒轅黃帝”。 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 官員體系為“三司”。 布政司,主管朝政,主官為“丞相”,由曹操擔任。 兵馬司,主管兵馬,主官為“元帥”,由李行擔任。 律法司,主管近衛和治安,主官為“司丞”,由王越擔任。 除此之外,還設立了“八文八武,十六公卿”,加上三司主官,一共是“十九元老”,將來炎黃國大事,皆由這十九人決定。 每人一票。 三司主官也不例外,但擁有“一票否決權”。 不過,如今誰忠心與否還不明朗,因此“十六公卿”暫時并未定下,只冊封了陳宮、荀彧、李儒三個文臣,以及呂布、典韋、許褚三個武人。 不過,真正讓天下震驚的,并非“炎黃國”本身。 而是最新頒布的“炎黃律法”。 里面規定了丞相、元帥、司丞,以及“十六公卿”都由下級官員晉升,并且提倡文人以“取丞相而代之”為目標,武將以“取元帥而任之”為目標。 換句話說,任何人都可以明目張膽的說出“我要當丞相”。 任何人都可以指著曹操說“吾可取而代之”。 此等體系,看起來猶如在開玩笑,但是,有些人卻意動了,比如司馬懿——他在“炎黃國”建立之后,立刻就投效了過去。 雖然沒喊什么口號,但是,他投入曹操麾下,目標就是丞相! 同樣的人還有很多。 朝野動蕩的同時,卻也有大量文臣武將投奔過來,填補空缺。 普通將士和官員更是一個比一個激動。 因為有了一個“登頂”的機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當然,不樂意的人顯然也有。 比如,此時正在趕往徐州的劉備,他收到飛鴿傳書后,整個人都傻了,差點掉下馬。回過神來后,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曹賊,李賊,王賊,我與你們勢不兩立!” wap. /134/134009/31425501.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