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隆基說的幾個老東西,就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的幾個權(quán)臣,一個個都六七十歲了,整天對李隆基百般挑剔,說不完的風涼話。 這幾個老東西,年齡大,資歷老,背景深厚,大多又是李家王朝的宗族元老,李隆基氣得吐血,又打不得,殺不得。 就算罵幾句,因為輩分高,也罵的不痛不癢。 次日早朝之后,果然高力士提前就打招呼,留下了中書省的中書舍人徐濟源,門下省的黃門侍郎李義,加上宰相李林甫,太子李亨。 大唐采用的是三省六部的官制,三省的頭兒,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老奸巨猾,很難對付。 加上太子,這四個人,合起來,在李隆基之下,應(yīng)該壟斷了大唐百分之八十的大權(quán)。 李隆基任何大政方針,頒布之前都要和他們商量一下,就算走過場,收買人心,也要這么做。 畢竟,就算李隆基有通天的能耐,也需要跑腿的,執(zhí)行的。 李隆基面色冷凝,不動聲色,冷淡的目光,掠過四人的頭頂,看向大殿外面的天空,今天天氣很陰暗,涼風習(xí)習(xí),剛?cè)肭锊痪茫鸵呀?jīng)有深秋的味道。 四位大佬不知道李隆基又要拿誰開刀,心里都有些納悶。 李隆基涼拌他們一會兒,見四人都心神不寧,才緩緩開口。 “各位大臣,你們都是我大唐的柱石,整日操勞國事,辛苦了。” 李隆基先口頭表揚一句,穩(wěn)定住人心,其他三位都平靜地回答:“謝陛下,人臣之本分,不足掛齒。” 都是套路的問答,習(xí)慣了。 唯獨李亨,覺得為難,自己和另外三位比起來,不過是個擺設(shè),李隆基也如此相提并論,李亨有點害怕,所以嘴里打哆嗦。 說了什么,李亨自己都不知道。 徐濟源直接問道:“陛下,召我們幾個過來,不會是說幾句淡話吧?陛下有什么吩咐,老臣等洗耳恭聽。” 李義附和道:“不錯,徐大人說的極是,陛下不讓坐,不上茶,一定是大事,陛下不妨直說,我等雖然老邁昏聵,也會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解愁。” 徐濟源年近七旬,是兩朝老臣,統(tǒng)領(lǐng)中書省幾十年,真的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經(jīng)常將李隆基的詔書駁回,挑不完的刺。 李義更過分,仗著是皇家血脈,又是李隆基的長輩,年齡也過了六十,把持著門下省多年,對李隆基說話,一慣以長輩自居。 李隆基一聽兩個老家伙發(fā)難,心里就不痛快,好在李林甫最近很規(guī)矩,沒有和兩個老家伙同流合污的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