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枕頭下,一個小小的紅布包安靜地躺在那。 卿卿用手拿起來,觸碰到里面硬硬的顆粒。 突然想到,不離之前跟村里女人們,認真討教轉運的法子。 卿卿聽了一嘴,其中就有用紅布包幾顆紅豆綠豆,隨身帶著幾日的法子。 她只當是無稽之談,人的運氣,在她看來應該是靠自己實力爭取的。 能力越大,能夠解決的問題越多,運氣就會越好。 可不離卻是認認真真地聽了進去,回來后不知道什么時候,偷偷給她縫制了一個,還趁著她不注意,塞在了枕頭底下。 細密的針腳,一如他之前的手工,卿卿抓著袋子,想著不離做這個時的表情,嘴角不自覺地翹了起來。 困惑時的她,像是身處極為干旱的地方,干涸又不知如何解決。 這個紅袋子的出現,像是一泓清溪,緩緩地在她心間流過。 倆人現在其實也挺忙,除了解決眼下十多口人的“戶口”問題,大大小小的村務也是不斷的。 不離竟然還有時間給她鼓搗這個,他還說她是精力旺盛,其實他才是吧,一人做了那么多事,竟然還有空鼓搗這些小東西。 如果這個紅袋子不是做給卿卿的,如果不是出自高材生不離之手,卿卿一定會笑相信這個的人很愚昧。 但不離是高學歷的人才,他本身并不信鬼神,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可他還是愿意抽出寶貴的時間,耐心地給她做一個轉運小袋子。 印象里,喜歡做這種毫無意義事兒的,也只有她老媽了。 在卿卿的印象里,她爸媽的智商完全是倆極端,老奸巨猾的父親,如傻白甜般的母親,可這倆人卻相伴過了半輩子。 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前夕,她老媽都會興致勃勃地驅車倆小時到附近的山里,拽上全家,跟其他家庭婦女哄搶艾蒿,趁機踏青。 回來后,再把艾蒿煞有介事地掛在門上,說是有什么驅邪納福的好兆頭。 有一年為了摘這玩意,還扭了腰,回來躺了半個月,哼哼唧唧的,彼時還是小孩的卿卿就好奇地問老爸,這到底是納福啊,還是招災? 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老媽煞有介事,說這是小災擋大禍,必然是好的。 智商遺傳自父親的卿卿對老媽這套自洽的邏輯是半個字不信的,可老陳同志卻是一臉寵溺,好像還對她說了句特有哲理的話,是啥來著? 卿卿看著掌心的紅袋,毫無意識地復述:“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過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