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搬走前,有人指著譚園的門破口大罵:等著瞧,看老子怎么收拾你!但是沒等他實施報復,譚粵秋遠在香港的父親、兄長來信了。自他們重新和女兒取得了聯系后,每年都要給鎮上捐錢修路鋪橋。這么一來,鎮上的人總要看在錢的面子上多照顧照顧譚粵秋。那些還在打譚園主意的不相干人士,也只能訕訕而返。 但自那以后,譚園大門深鎖,門里的雜草長得有人高。每周有人固定給譚粵秋送新鮮的吃用,譚粵秋幾乎足不出戶。 越山想著當年這場大戲,好笑又無奈。 總而言之,譚粵秋是幸運的。她跌蕩起伏的人生總能在拐點處遇上愿意幫她一把的貴人。 他看了眼女兒:“你真要去找她的話,帶籃子草莓吧。” 令梅揚眉笑:“英雄所見略同。”她現在最拿得出手的禮物,可不就是新鮮的草莓了?空間里倒是有今年收下的掛綠,但她不敢送哪。萬一這位大小姐眼光鋒利認出掛綠,她怎么解釋? 次日,她如約趕到潘裁縫家。 潘裁縫換了身挺刮的中山裝,外套呢大衣,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跟之前隨意的打扮判若兩人。 令梅忍不住微笑:“潘經理這身打扮,倒有點兒民國味了。” 心中恍然,他們要拜訪的那位太太,不正是民國時期的千金小姐嗎? 潘裁縫有點不好意思的道:“不能丟蕭小姐的臉。” 有理。 令梅愉悅的隨他來到譚園門外。 這是一座非常經典的福建古民居建筑。據潘裁縫介紹,這房子在清朝末初建,民國初完工,主人花了大價錢買了許多進口貨裝修房子呢。 潘裁縫敲了好一會兒門,又等了半天,才聽到緩慢的腳步聲。陳舊的大門吱呀聲大開,露出張兩鬢見霜、皮膚白晰的美麗婦人。令梅猜她大約50多歲,一張完美的鵝蛋臉,眼角唇間已有皺紋,但是眸子依舊清亮,嘴唇紅潤如少女。年輕時,不知是何等的美人呢。 她疑惑的目光在令梅身上逗留了片刻,蹙眉問:“你們找誰?” /74/74698/1921623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