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令梅這番話,恰巧讓經過學校的校長聽到了。 黃志鴻認得令梅。她是學校里成績數一數二的尖子生。可惜她父母完全沒有讓她考高中讀大學的覺悟。眼看著她初三畢業就要輟學,他正在想法子給她爭取南平一中的資助名額。今天聽到她的志向,倍覺欣慰。 令梅照例先到學校食堂外放好了飯盒,轉身就被校長喚住。 “校長。” 黃志鴻親切的笑:“蕭同學,還有幾個月就要中考了,準備得怎么樣啦?” 令梅很有信心:“我覺得以我的成績考上一中不是什么難事。” 蘆墟鎮的南平一中是個傳奇般的存在。 一中的校長山育珍是十多年前被下放的原bj大學的教授。自從她接管一中后,這所從里到外破破爛爛的學校竟然神奇般的煥發了新生。 山校長每年在的學校迎新大會上都會說上這么一段話:“知道我名字怎么來的嗎?是我的秀才祖父幫我取的。他說啊,青山育珍寶,大海蘊明珠。哪怕我生來是個女孩,也要教導成材,不至于墮了山家的名望。正巧,福建這地方呢,有山有海。你們都是來自大山、大海的人。我期望你們有一天能夠成為國家的珍寶和明珠,為把祖國建設為***烈士詩中所寫的‘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病’那樣美麗的中國而奮斗。” 沒幾個學生能不被她的演講所感動。哪怕再混的小子,也有那三分鐘的熱血。 在山校長的帶領下,一中的學生埋頭苦學。他們擁有著從bj、上海同步的教材,有著校長從各地請來的名師——那個時代,你在小學的教職工里找到清北的畢業生都不稀奇。何況山校長雖然下放了,人脈還在。落難的朋友拉來教書育人遠離漩渦的中心有啥不好? 所以這所曾經遠近聞名的垃圾中學脫胎煥骨。在迎來中國恢復高考的1977年,一中僅有的三十名高三生,居然有十二名考上了大學! 南平一中一戰成名,轟動省會。 從那以后,一中就成了學生家長眼里的香饃鏌。市里送來了表彰的同時,也拔了錢款把學校修繕一新。次年,原本無人問津的一中迎來了洶涌的報名人潮。 聽說前幾年bj大學想招山校長回去。山校長婉拒了:“就讓我留在這里,為國家多教幾個大學生出來吧。” 本市的每個學子,都以考進一中為榮。每個老師,都以能成為山校長的同事為傲。 甚至因為一中的存在,蘆墟鎮也跟著繁榮起來。 黃校長有些意外:“你決定考高中了?你家人同意嗎?” 令梅淡然道:“賺到學費就沒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