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災變伊始 第109章 光束-《末世羔羊》
第(1/3)頁
“絲蛛異變體”戰力驚人,絲毫不落后于同階能力者,是實至名歸的“硬骨頭”。
郎華小隊成員在與之交戰時吃了不少苦頭。
林茜作為力量型能力者,靈活性實在差勁到了極點。
李麗萍執著于保護好身后人,只知被動防御。
……
但郎華可沒有她們的顧慮。
在突進能力加持下的郎華只是微微側身,便避開了怪物的發狂一擊。
隨后一把陌刀出鞘,左右騰挪間刀光閃爍,便只有異變體挨虐的余地了。
論靈活性和攻擊力的組合,在場的沒有哪個人能夠比肩郎華。
至于那個施放“光束”的男人……
知道隱藏實力的人,不得不讓人多加留意。
郎華一邊出刀,招架住兩只異變體的快攻,一邊分心關注著周謹那邊的戰斗。
粉色的眼瞳、還算看得過眼的攻擊力……昭示了這個男人的一階初期進化者身份。
不過也對,既然是被“困”在醫院天臺,自然少了許多生死磨礪的機會,沒能快速晉階也算是原因充分。
至于這能力……郎華應該是沒有聽說過。
但確定是“光系”能力無疑了。
“光系么……”
再次遇到光系能力者,使得郎華想起很多——
光系中的光是指代什么?光亮,還是射線?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
因為“光系”能力被這么稱呼,乃至被分類為“元素類能力”中的一員,可以說并非那么嚴謹。
能力命名完全取決于生物體特異感知,而個體感知又完全基于個體所處的社會環境。
激光一詞,在幾個世紀前傳到亞洲區時被稱作“鐳射”。這完全是英文名稱LASER的發音直譯,取自愛因斯坦在1917年發表的光的受激發射理論。
而LASER一詞也是“受激發射放大微波”的單詞首字母串聯而成。
光被稱作光,成為人們思維意識中與“暗”對應的代名意義,受了一些“人”這種生物自身的局限。
如果說整個宇宙是由各種能量和物質混雜而成,那么“輻射能”無疑在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
比如自然界中熱量的產生和散發,比如可觀測到的宇宙紅移和微波背景輻射,比如恒星系中由聚變而放射溢出的光,再比如進化者以及尸變者體內晶核的能量凝聚傳導方式。
人類肉眼可見的“光”是屬于電磁波的一種,且僅僅是頻率波譜中的380納米~780納米這一小段。
再向上下追溯,無論是人們口中所稱的紅紫外線,還是更低頻的微波和更高頻的射線,卻是在近幾個世紀以來才為人們熟知。
但到了這時大眾思維已成定勢,看見的稱作“光”,看不見的稱作“波”。“光”之一詞,這種毫不嚴謹的“生活化稱謂”便被牢牢地固定了下來。
電磁波即電磁輻射,兩種稱呼方式為同種事物在不同角度下進行觀察而得到的理解。
無論是在經典力學還是在量子力學中,“波”和“粒子”都是兩類重要的組成元素。
“波”的最典型代表曾是光現象,但后來人們發現光其實是由“光子”這樣的基本粒子組成,同時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而激光便是一種定向發光,即通過“波動振蕩”定向發射光輻射的現象。
激光將大量光子集中在一個極其狹小的空間范圍內 射出,光路又極其平行,能量密度自然極高。
體現在宏觀上的特點,便是極高的亮度和攻擊力。
其實若是按照郎華的理解,比起人類或其他生物的主觀感知,甚至比起更為廣闊的宇宙天文尺度,“波粒”這種微觀上的屬性才更接近于世界的本質。
不論是一個進化生物,還是一個智慧物種,本質上都在依存整個世界的運行原理而存在。
就像“維數類”能力中,所體現出的人與時空間的交感呼應。進化者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體悟越深,個體的實力才會愈加強大。
因此光系能力不僅是光熱能量的外部施放。光系能力產生的根源性更深,更為契合“維數類”這樣的“原理性能力”類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