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謂商品化農業指的是,農業目的不是自給自足而是貿易,南土這邊六百年積累下了太多問題,反而不如北地這里一張白紙好作畫。 六百多年來導致的產權劃分,甚至需要蓋亞教廷專門組建一個法庭,用于裁決土地之間的產權歸屬,以及狹小的土地面積讓商品化農業成為不可能之事。 當然趙伶在報告中也指出,想要從北地農業獲得太多收入,是一件不可能達成的事情,主要問題在于南土這邊的農業保護情緒。 因為南土這里也有一定的商品化農業基礎,而其主人自然不可能是那些小農,而肯定是手頭上有大規模土地的貴族。 另一方面如果北地糧食大規模涌入,肯定會沖擊到南土的糧食市場,糧價下跌會給小農帶來更多苦難,到時候蓋亞教廷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所以趙伶在排除手工業和農業后,認為資源產業才是從北地獲取利益的主要支柱,而資源產業包括毛皮、礦產和木料等自然資源,和魔晶這類該世界獨有的超自然資源。 南土經過這六百多年的發展,這些資源早就被挖的差不多,少數剩下的都是被特意保護起來,所以價格可以說是極度昂貴。 現在有北地這些資源的輸入,無疑可以讓晶耀從貴族手中賺上一筆,當然要和蓋亞教廷這邊分贓,才能讓對方支持自己的事業。 蓋亞教廷也得在這方面給晶耀提供一定的便利,不然純粹投入沒有收入的話,晶耀甩手不干了教廷再去哪里找冤大頭啊。 愛夏對于趙伶的上書基本同意,唯一的一點猶豫就是皮毛產業,畢竟南土這里氣候比較溫暖,似乎皮毛產業沒有太大的價值。 對此趙伶給愛夏公主解釋道,凡事都是物以稀為貴,南土幾百年來皮毛產業已經基本絕跡,所以北地這邊運過去的皮毛應該銷路不錯。 而且如果實在是有憂慮的話,可以先不要大規模鋪展開來,只是小范圍的在南土售賣一下,之后看情況如何再做決定嘛。 總之等時間到新歷650年的時候,北地殖民終于正式拉開序幕,名義上的總負責人是愛夏公主,實際上的總負責人是拉奇馬爾,具體在彌賽亞群島辦事的則是趙伶。 隨著能夠開始在北地殖民,趙伶發現自己的系統面板中,和過去相比又多出了一個新功能,那就是觀察殖民者的總體素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