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州高原的降雨算是整個九州最少的,甚至可以說因禍得福。 以前高原缺水,基本只能靠冰山融雪留下來的幾條河流為生。以往住在這里的人少之又少,多是一些游牧小部落。 又由于人跡罕見,修士少有來往此地,使得妖獸橫行,游牧部落也不會深入天州。 然而現在不一樣了,由于天降大雨天洲的降水量一直在上漲,許多地方都長滿了茂盛的青草。在雨水的沖刷下高原會成為新的平原,變成一片沃土,一片勃勃生機之地。 可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或許需要100年,或許200年,或許更久。 與此同時兩萬萬的人族遷移天州,將人類文明撒滿了整個高原,無數的城池拔地而起。 然而高原變成新沃土只是遙不可及的期望,真正擺在人族面前的是殘酷的現實,糧食短缺。 每逢這個時候就會爆發曠日持久的大戰,人族兵鋒四起,互相將刀刃砍向對方,直到這座高原能夠養活剩余的人。 天地萬族眾多生靈亦是如此,只要出現食物短缺,同胞之間就會互相殺伐。 李長生被一群手持刀刃的兵匪包圍,他們有的是前九州各大王朝的官兵,有的是江湖人士,有的是農民。如今在時代的洪流下,所有人都只剩下赤裸裸的兇性。 眼中冒赤光,嘴角帶著血,腹中有怨氣,食人也。 在修行界,許多的鬼怪本質上都是生靈的怨念所化,所以每逢亂世就會有妖魔橫行。真正誕生邪魔的是人的貪念,是人受到環境所逼的癲狂。 亂世,不瘋魔不成活。 刀光起,雷光現,兵匪之患如檣櫓灰飛湮滅。 高原的涼風吹過,灰燼在道人的衣擺下飛舞,只剩下一個拿著破刀的領頭者。 他癱坐在地上,面容恐懼地看著道人, “你們是哪座城的?為何在此地落草為寇?又為何無人管?” 一臉兇煞之氣的土匪頭子此刻已經嚇尿了,面對道人平靜而淡漠的目光,幾乎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神,只得磕磕巴巴的回答:“乙等深城,我們是奉命在此搶殺過路人,儲備軍.軍糧為以后爭奪天下做準備” 話說到一半,土匪頭子臉色徹底慘白,他只感覺到無邊無際的恐懼吞沒自己。 “奉誰的命?何來爭奪天下一說?” “深城城主,他說神仙老爺們已經不要這個天下,他們不打算管我們凡人了。各城之間糧食也已經不夠一年吃用,所以必須殺掉多余的人.” “現在全天州都在傳,神仙們要減少吃飯的人,小的一年前就聽見那些神仙老爺說了?!? “小的也是被逼無奈,求饒了小的一命,求您發發慈悲饒了” 一聲嘆息落下,土匪頭子瞬息之間便化為了飛灰。 他們落草為寇或許是被逼的,也或許是為了一己私欲。時代的塵埃落到凡人身上就如同一座巨山,壓得所有人喘不過氣來。 包括修士也是如此,在天地法則的變動之下,絕大部分修士實際上也是隨波逐流。 李長生不會怪罪于他們,無論是修士還是凡人。不應要求他人去承擔超乎自身承受能力的責任,也不因逃避而去責怪他人。 只是有些東西終歸是需要有人去扛。 道人抬頭望著茫茫蒼天,目光深邃而悠遠,在周天之中蘊含著無盡的星辰,而星辰之中有一顆名為兵者的星正向他張開一條大道。 兵者,生也。 此乃生生不息之道,天地萬物生息輪回之道。 只要他能夠掌握,一念之間可使方圓百里草木茂盛,一息尚存也可滴血重生。 “兵者長,兵者生?!? 李長生收回了目光,繼續低頭向前走去。在天地生靈所看不到的眼界,周天之上一縷縷法則落到了一人身上。 這是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強者求之不得的事情,于他人而言此乃天恩,此乃成道。 可李長生只是搖頭,只是拒絕。 兩千年前他已經明白,合道非己道,何必再犯二次? 李長生微微揮手,在這片荒漠上撒下了屬于自己的道,點點星光如燎原之火,終有一時燃盡這亂世。 一顆老楊樹,樹枝上掛滿了白綾,每一條白綾上都懸掛著一具尸體,尸體盡是老人。 一個年邁的老者也拿著一段白綾,艱難的將其掛在樹上,隨后踩著板凳,脖子一伸腳一動。 撲通一聲,老者直挺挺的摔在了地上,白綾從樹鞘上脫落,落到了一個道人手中。 “老人家,為何尋短見?” 老人瞇著眼盯了許久,只能隱約看到一個人影,卻不知是何人。 不過已經不重要,他語調略顯麻木的回答道:“我老了,干不動,吃兩口飯干不了一口飯的?;钪彩墙o家里人添麻煩,不如找個破樹掛上去算了?!? 李長生抬頭看著掛在樹上的尸體,問道:“這些人也都是自殺的?” “有的是,有的不是,但都是沒飯吃惹的禍。往年有神仙老爺們幫忙,哪怕是荒土也能種出一片片的良田,一畝地能產20擔米。雖然有一半要上交,可得來的糧食卻能夠一家五口人吃飽?!? 老人臉上露出些許的回味,回想起那稻米的香味,嘴角不自覺露出笑容。 “我啊,活了這么多年,還是頭一回能經常吃上一口干的。如今神仙老爺們走了,田里根本種不出糧,我也該走了?!? 天州賦稅是十稅五,聽起來高得嚇人,但相較于那驚人的畝產百姓得到的糧食反而比以前更多。畢竟這是用靈氣供養出來的田地,產量肯定遠超普通的稻田。 可靈氣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修士也沒辦法日夜守著田地。沒有了靈氣的供養,如今天州的田地可謂是顆粒無收,只能依靠頭幾年的儲糧過日子。 老人自然不懂這些,可他卻看得出來世道的艱難。 “活著總比死了好。”李長生說道,“再忍一段時間就好了?!? “死了更好,活到這把年紀,就沒必要浪費糧食了。年輕人你也早點做好準備,最好能進仙門,否則只剩落草為寇這條路了。” 老人一邊說,一邊重新掛起了白綾,脖子一伸腿一蹬,直挺挺地掛在上面。沒等他斷氣,白綾又斷了。 “老人家,活著總比尋短見來的好,會好起來的。回去告訴你的家里人,告訴所有人,來年之春?!? 一雙溫暖的大手將老人扶起,渾濁的眼眸變得清晰。那是一張平平無奇的臉龐,帶著如沐春風般的笑容。 仿佛多年前漁村的游方道人,很像,非常像。 “貧道許伱們良田萬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