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少女的聲音回蕩在玉城街道上,遠方高樓的霓虹燈將她青澀的臉龐打得一塊青一塊紅的。 路人紛紛回頭,臉上是神色各異,紛紛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奔跑產生的急促,空氣打在自己臉龐的涼爽,吸入肺腑的刺骨,一切都如此的真實。 白石雪見能夠感受到氣溫的變化,能夠看到父母惟妙惟肖的神情,能夠品嘗到食物的味道,也能夠聽到曾經那道聲音。 如果是十五年前的李易,應該會喜歡我吧? “…………” 電話里一片寂靜,沒有任何的回復。 “你說話假道士,你說話啊我求求你了..騙我一下好嗎.” 白石雪見語氣從憤怒逐漸向祈求轉變,最終只能癱坐在地上,雙手捂著眼睛嚎啕大哭。 白石雪見的哭聲沿著月色不斷的攀升,最終流入盤坐于明月之上的道人耳中,清冷的面容微微有了些許變化,但隨即很快又歸于平靜。 李易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這里是他所創造出來的夢境。除了什么以外,所有的人都是真的,每個人都在沉浸于過往的記憶中。 可唯獨李易自己沒有沉浸其中,更沒辦法入夢。原本他是打算用這輪回秘法,自己回到那個會為少女的信息與電話而感到高興的少年。 可終究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無論輪回秘法如何的施展,落到自己身上都掀不起任何的波瀾,唯一變化的只是涂于表面的法力。而心境與記憶從未有一絲一毫的動搖,哪怕僅僅是往前挪移一秒鐘。 15年前自己是什么樣子的他已經不記得了,他記得父母的模樣,記得親朋好友的模樣,記得白石雪見.唯獨記不得自己。 仙道漫漫五千年,只可回首而無法回頭。 忽然一團白色清光至下方騰空而起,李易一眼就看出了對方是轉世到白石身上的天地之靈。一種從未出現在仙道時代,據說被天地所寵愛的生靈。 而如今一觀,祂們更像是一種活著的靈氣。 李長生閑暇之時就喜歡翻閱各種典籍,各門各派也樂于將自己收藏的古籍送出來。這些無法考證記錄久遠年代奇聞趣事的古籍珍貴歸珍貴,實質上并沒有太多的用處。 這些書里面記載的事情由于其不可考察性,看的人基本都不當真。但有一些經常被提起,又在多本書里出現,描述大致相同的事情被他記下來了。 其中就有提到天地萬物有靈,有言道:死物不成靈,成靈天下驚。 尋常法劍有了些許靈性都能稱得上寶貝,就好比如天劍之所以厲害,除開法則以外還有著極其驚人的靈性。一些邪門的法術就經常將生魂煉入器物中以此來增加威力,但人為的終究不如天造的。 天地之靈非常稀少,一旦成靈那將是驚天動地的存在。 放在修行界恐怕幾萬年都不一定會出現一個天地之靈,至少整個仙道時代從未有過記錄。可在如今的現代,冒出什么李易都不會感覺奇怪。 前世修為元嬰的大能滿地走,化神雙手雙腳都數不過來,再多一個天地之靈不算什么。 “伱真是一個混蛋,很適合修行天之道。” 瓊羽的聲音傳出來,不知道是不是轉世的緣故。被某種力量揉搓成了人類,便與白石雪見有了如出一轍的聲音與容貌。 但終究只是兩朵相似的花,李易能看出來,能聽出來,也能感覺出來。 李易的盤坐在虛幻的銀月之中,眼簾低垂俯視著這個夢境,說道:“曾經修過,不過已被我盡數斬去,現在看來還有殘留。” 道是一種無法用形體來形容的事物,只有大神通者才能接觸到的事物。每個人都走在獨屬于自己的道路,而大道三千各有相通、各有相似。 天之道,人人都知為通天大道,可世上又有幾人修? “既然斬去為何不表態?我雖不是凡人,但也由于一些原因知曉了凡人的種種事情。你是她的執念,持續了10年的執念,要么斷絕,要么續緣。” 瓊羽傾向于斷絕,如此最為符合自己的利益,對自己的影響最小。 但是利益并非唯一的考量標準,瓊羽身為天地之靈,本心向天,從不為生存以外的目的而行殺戮。 白石與她只能有一個存在,所以瓊羽毫不猶豫地奪取了身體的控制權。可在奪取控制權之后,殺掉或者吞噬白石就不再是以生存為目的。她可以幫對方重塑一具身體,所以她開始為這件事情籌備。 天之道,非二者只能存一,留眾生一線生機方為大道。 瓊羽第一眼就能看出面前這個男人與自己是同類,有著相似的氣息,都曾經是太上忘情之人。 他不知因為何種原因重新拾起了七情六欲,而自己也因為轉世的緣故比之前是感情仍要豐富。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瓊羽,名字就是她入凡塵的象征。 凡人有紅塵煉心之說,或許她重新出世能夠更上一層樓,也可能再也走不出這繁華世間。 可此刻瓊羽想幫幫這個凡人,這算是她第一個認識的人。 李易面容淡漠道:“如何續,又如何斷?” 瓊羽道:“吾有一法,可多情。” 說話間一道流光飛入李易體內,他并沒有過多的阻攔,也不擔心對方會不會在其中做什么手腳。 神識探去,他看到了一門與仙道時代截然不同的法門。其中許多運功的方法極其粗略,尋常人練此法稍有不慎就會走火入魔。可謂是狂野到極致,但又有種大巧不工的道韻。 仙道時代勝在精妙,而太古時期更貼合道。 “多情天上雪。” 李易念出了這一法門的名字,這法門可以讓修行者變得多情。這多非濫情與花心,只是讓感情變得更豐富。 太上忘情的法門他見多了,多情至情的法門倒是第一次見。 他不由得問道:“你這法門是我生平第一次見,情之一字常人都是越少越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