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賈環高調顯圣的當口,其余的學子也陸續跟隨賈環的腳步,步入到考場的范圍之內。 科舉考試入場之前,需要五人連保,查驗戶籍,核驗祖宗十八代,還需要找本縣的廩生開證明,證明你所說的全部屬實,沒有差錯之后,你這才取得了科舉考試的資格。 而賈環來到揚州府之后,山野道人就主動幫忙運作,打通了其中的關節,免去了這些繁瑣的事情。 考生入考場需要從北門入,這扇北門則被稱作“龍門”,取自魚躍龍門的典故,也寓意踏入此門便有了化龍的資格。 眾人剛剛進來,迎面就走來了三個身穿儒衣的中年文人,他們乃是這次科舉考試的監考官。 一位是本地岳麓書院出身的教書先生---李元。 一位是本地的縣令----張唐! 一位是本地的豪門望族出身的大儒---朱鴻雁。 三人身份尊貴,乃是當地最有權威的人上人了。 “這就是賈環?神京賈府出身的庶子?” “聽聞此子在神京被人傳頌有麒麟之才,乃是一個真正的少年神童。之前揚州府遭逢大難,他也曾經公開派遣墨家工匠出來賑濟災民,頗有仁德君子之風。” “容貌俊逸,豐神駿朗,的確不似蠅蟲草芥之相。” 三人只是遠遠地看著賈環,就感覺到了賈環跟常人不同之處。 他們又礙于考場的金科玉律并不曾親近賈環,也沒有過去打招呼,匆匆一瞥也就跟賈環錯身而過。 “除了縣令,地方豪族之外,竟然還有從岳麓書院下來的人?” 賈環明顯感覺到了三個人的注視,也順著投來的眸光看了過去,發現這三個人他都認識。 縣令曾跟他親近交談過,地方豪族則是山野道人提供的情報推斷一二便是可以判斷出來到底是誰了。岳麓書院的教書先生或許并非純粹的科舉官員,但是,這類讀書人心頭的念頭最為純粹,身上所孕養出來的浩然之氣也更厲害,辨識度太高了,十有八九就是真儒道的修煉者了。 真儒道修煉者不在廟堂而在書院,乃是儒家執掌廟堂最大的靠山! 這也是世俗界的又一大怪現象! 賈環感知到三人卻也沒有驚動,更不曾打算過去打招呼。 而是跟隨衙役的指引,按時到了自己的位置。 縣試是童子試的第一關,并不像考舉人、考進士一般講究。 但是,科舉考試,只要是正規的官方考試,該有的流程也還是要有的,就連賈環也不例外。 首先,眾人按照流程高聲點名唱和,辨認真偽。 給賈環擔保的廩生乃是當地名門望族朱家出身的朱鴻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