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策馬向北行-《滄海紀(jì)》
第(1/3)頁
一路北上,顧玄和靖龍兩人幾乎是馬不停蹄地往前趕,比之那些去外地上任都是幾個仆從跟著,馬車坐著,小酒喝著,慢悠悠地欣賞著沿途風(fēng)景停停走走,甚至一時興起還要留下詩詞墨寶的瀟灑人兒可要苦了太多。
這一路上顧玄也總算是體會到了這呼蘭牧場的神駒之名是從何而來,這種馳名整個涼國的頂級戰(zhàn)馬保持全速的長途奔襲可以一連跑上幾個時辰都不用歇息,日行三百里不說,晚上到了驛站由專門的馬夫好草好水一喂,刷刷毛,再休整一夜,第二日照樣健步如飛,不見絲毫的疲態(tài),若不是顧玄終究還是窮慣了的那個五皇子,到底還是心疼馬的損耗,他們這一路上只怕還要更快些。
涼國的驛站體系極為的發(fā)達(dá),用顧蒼的話來說是既然有揮師北上的心,驛站這種重中之重的軍用設(shè)施就不可能不全力建設(shè),所以涼國的驛站那是真真正正的覆蓋全國,尤其是邊境的幽,燕兩州,更是做到了五里一郵,十里一亭,平日里放在驛站用來傳遞消息的快馬,那都是用的海州最好的馬場產(chǎn)出的駿馬。
幽州的馬耐得住苦,燕州的馬最擅長途奔襲,而海州的馬最擅短期沖刺,這是曾經(jīng)軍中一位大將軍的評語,故而驛站的快馬都是用的海州牧場的馬,只為更快地傳遞情報。
驛站的管理更是嚴(yán)格,一旦發(fā)現(xiàn)官員有貪墨銀兩,或者疏于職守,或者私用馬匹者,輕者杖斃,重者全家充軍。
正是這種嚴(yán)格的制度,才使得當(dāng)年涼國的擴(kuò)張極快,同時根基極穩(wěn),一旦有任何異動,消息傳遞的速度就是朝廷反應(yīng)的速度,只要攻克下來的領(lǐng)土根本無人敢于再度反抗,也正是因為涼國這些年驛站建的是越來越多,幽燕兩州囤積的兵力只增不減,旁邊的國家都視涼國為居心叵測的蛟龍,現(xiàn)在只是暫時潛伏下來了而已,一旦積蓄了足夠的力量,馬上便會朝著周圍伸出爪牙,咆哮間翻云覆雨。
這一點甚至連涼國自己都承認(rèn),所以都懶得跟周圍的幾個國家建立聯(lián)系,和平終究只是暫時的而已,真龍怎么可能因為暫時的力量不夠就跟蛤蟆稱兄道弟?
涼國安穩(wěn)了幾十年了,根基已經(jīng)徹底地穩(wěn)了下來,按照顧氏皇族的脾性,涼國擴(kuò)張的勢頭是不可能停下來的,這些年的邊境也是小摩擦不斷,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的感覺。
對于這些問題顧玄倒是沒想太遠(yuǎn),所謂的國家大勢,太遠(yuǎn),太虛幻,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不錯了,每個人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算是對國家最好的貢獻(xiàn)了。
這一路北上,他也算是真正地明白了幽州的荒涼,比之富庶的涼州,幽州簡直就是一片荒地,土地干旱異常不說,土質(zhì)也是極差,這也就導(dǎo)致幽州的植被和耕地極少,所以坐落于涼國版圖西北邊的幽州雖然是涼國最大的一個州,人口卻是最為稀疏的。
幽州的面前是一片遼闊無邊的死亡沙海,其中住著一群嗜血的異人族和如流沙一樣聚散成群的亡命馬匪,因為身處在環(huán)境險惡的沙漠之中,神出鬼沒,難以用大軍討伐,加之這些年涼國的沉寂,倒是讓他們成了氣候,時常前來騷擾邊境,劫掠百姓,勒索錢糧,甚至都成了邊軍的一個心結(jié)。
而西邊靠著的則是一片連綿的大山,所屬的乃是一個國號為蜀的小國,與涼國也算是交惡了幾十年,其民風(fēng)剽悍,時常伏擊前去山中打獵或者采集草藥的普通幽州民眾,甚至還有人聚集起來偷襲小股的部隊,由于蜀國人熟悉山地的情況,在山里那是如魚得水,來去如風(fēng),也沒辦法大舉出兵入山搜尋,畢竟不清楚情況,誰都承受不起貿(mào)然出兵的損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额尔古纳市|
彭州市|
东兴市|
汝南县|
密山市|
南澳县|
隆尧县|
九台市|
寿光市|
陆丰市|
邮箱|
宜兴市|
化州市|
桑日县|
双城市|
临沂市|
阳西县|
西林县|
新田县|
乌恰县|
望都县|
阜新市|
阿合奇县|
威信县|
梓潼县|
澄迈县|
大埔县|
海宁市|
宽城|
吕梁市|
安平县|
米脂县|
高州市|
兰考县|
乌审旗|
江油市|
舒兰市|
湘阴县|
道孚县|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