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早朝上,賀元凌說話算話,當朝宣布了趙安安郡主的身份,也郡主生母李氏正了身份。 有老臣心中百轉,好似看到了希望,請求陛下為太子殿下定太子妃人選,直言推薦安安郡主。 在有些老臣心里,當今陛下雖然已經是陛下了,也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但終歸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而安安郡主是前朝皇室血脈,若是成了太子妃,那就可以說得上名正言順是為勤王而來,江山還是趙家的江山。 賀元凌冷眼覷他,直看得提出此請求的大臣兩股戰戰不敢再言。 再說,就是真的明指當今陛下來位不正了。 這位陛下的鐵血手腕他們又不是沒有親眼見識過,誰敢拿全族性命去試? 陛下最近在忙著推行全國種植那個什么新糧,長在土里的豆子,一年能種兩季說是收獲頗豐。 為了這個事有保守派的朝臣不贊成,被陛下留在宮里吃了一餐飯就都贊成了,現在他們都在等著三個月之后的收成情況。 聽聞,陛下就是靠著這個豆子才帶領著幾十萬兵馬一路進入中原來的。 雖然,他們還是更相信,陛下是帶著火炮才那么輕松到來,但現在爭這些都不是重點了。 其實,是沈華柔比誰都著急,再兩年后北境也可能要亂起來,而上輩子他們就是因為那場仗牽扯出與外族勾結。 這輩子不會再有那個事了,但也不能大意。 到底是誰與外族勾結,也還沒有蛛絲馬跡。 上輩子也沒有伯承游學,這次或許會有不可預料的情況。 現在不能預料到以后的事,就是明天會發生什么都不一定能夠預料得到,但做好準備是肯定的。 經歷過這些年的動蕩,百姓早就吃夠了打仗的苦,都不想再打仗。 便是朝廷也經不住再折騰,窮得叮當響,還等著商令頒布下去后的反響。 在龍泉縣的時候只是千多張嘴要吃要喝,到梁州后就成了幾十萬人,而現在是數千萬人。 短短一年的時間,沈華柔發覺男人明顯見老。 鎮國候府,鎮國候孟婧瑤收了一封老家來的信。 信中稱是在縣上見到了李坤,也有人見他去了莊子上,只是后來卻沒有在莊上找到人,連楊穆青也不見了。 此時都已經關了宮門,孟婧瑤想要將消息傳進去也不行,便著了人到宮門口去守著,等宮門一開就立馬遞牌子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