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眾人都看著她,也明白常氏這么問的顧慮在哪里。 “夫君平日刻苦讀書,偶有同窗好友邀請出門,但也都是早早歸家,并不曾在外留宿。 于夫君讀書一事上公婆皆十分上心督促,夫君亦不曾懈怠。” 也就是說除了讀書就沒有別的消遣了,莫非是一心讀書才疏忽了妻子。 但這個理由沈華柔是不信的,夫兄也勤奮刻苦,怎不見疏忽大嫂? 沈老爺氣結(jié),“他便是一心讀書也不該連對妻子關(guān)心也沒有時間,說來說去都是他沒把心用在你身上。 伯榮,你這就去喚了他來。” 帶沈伯榮離去后常氏也招呼女兒媳婦兒跟她回避,“這里有你們爹和大哥就夠了,我們都避開,等回去后姑爺要是問起來,華瑯就說是我們看你精神不好才逼問你的,別的半點不說。” 常氏這么叮囑沈華瑯,也是說給丈夫聽,等姑爺來了沈老爺自然知道該怎么說。 沈華柔扶著五姐姐跟著母親到后面,賈姨娘和鄧氏也跟上。 其實常氏還有話要避開了男人來說,女人家說私房話不能讓男人聽。 隔著院子廳堂常氏還是壓低了聲音說話,“當(dāng)初我們是考慮到了姑爺家的情況,你帶人過去也沒地方安置。 現(xiàn)在我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你爹說的對,回去的時候你就把家里的人帶去,住不開就再置個宅子。 家里能用銀錢解決的事都不算大事,不管你婆母如何,你只管掌著中饋。 但你也要記著,不是她要什么就給什么,你心里要有桿秤。 再有,不管到什么時候都要以自己的身子為重,別的都是虛的。 回去首先最要緊的事便是好好調(diào)理身子,一會兒張大夫來了讓他好好給你看看。 你也別有太大的壓力,你年輕身子底子好,能養(yǎng)好的。 這么久也不說多往家里來信,以后還是要多寫信,能走得開的話每年都回來。” 說到這里常氏忍不住又嘆氣,“你嫂子也是一年到頭都沒得閑回去一趟,這回你們回去就帶著你嫂子也一起,她也該回去看看爹娘了。” 于氏是梁州人,沈伯榮和李為仁都曾在于先生門下。 頓了頓平復(fù)了心情,又道:“回去后若是姑爺鬧你不顧你的身體,你就買個親白女子回去,記著一定賣身契捏在你手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