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九十七章 番八-《開局簽到混沌不滅體》


    第(1/3)頁

    康熙道:「老女人到底是什么來歷,此刻毫無線索可尋。她干這種事,必定有同謀之人。她得到經書之后,肯定會陸續偷運出宮。要將這六部經書盡數追回,那就難得很了。

    好在太后言道,要尋找大清龍脈的所在,必須八部經書一齊到手,就算得了七部,只要少了一部,也是無用。

    咱們只須把康親王和吳三桂手中的兩部經書拿來毀了,那就太平無事。咱們又不是去尋龍脈,只要不讓別人得知,那就可以了。

    不過弄丟了父皇所賜的經書,倘若從此尋不回來,我實在是不孝。可惜了,我這哎。哼,還有建寧公主這小……小……」

    康熙這一聲罵不出口,他也不能罵,畢竟是他父皇的后代,也是他的妹妹。

    這時康熙心中所想到的,是順治在五臺山金閣寺僧房中囑咐他的話:「兒啊,你精明能干,愛護百姓,做皇帝是比我強得多了。

    那八部「四十二章經」中所藏地圖,是一個極大藏寶庫的所在。當年我八旗兵進關,在中原各地擄掠所得的金銀財寶,都是藏在這寶庫之中。

    寶庫是八旗公有,因此地圖要分為八份,分付八旗,以免被一人所得。關內漢人比咱們滿洲人多過百倍。

    倘若一他們齊起來造反,咱們萬萬壓制不住。那時就當退回關外,開了寶庫,八旗平分,今后數年也就不愁溫飽。」

    康熙當時便想起了父皇要方宇帶回來的話:「天下事須當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能給中原蒼生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們走,那么咱們從哪里來,就回哪里去。」

    順治又說:「我滿清唾手而得天下,實是天意,這中間當真十分僥幸。咱們不可存著久居中原之后,可別弄得滿洲人盡數覆滅于關內,匹馬不得出關。」

    康熙口中唯唯稱是,心中卻大不以為然:「我大清在在原的大業越來越穩,今后須當開疆拓土,建萬世不拔之基,又何必留什么退步?一留退步,只有糟糕。父親出了家,心情恬退,與世無爭,才這樣想。」

    果然聽得順治接下去道:「不過當年攝政王吩咐各旗旗主:關外存有大寶藏之事,萬萬不能泄露,否則滿洲兵將心知尚有退步。遇上漢人造反,大家不肯拼死相斗,那就大事休矣。

    因此八旗旗主傳交經書給后人之時,只能說經中所藏秘密,事關滿清的龍脈,龍脈一被人掘斷,滿洲人那就人人死無葬身之地。

    一來使得八旗后人不敢忽起貪心,偷偷去掘寶藏;二來如知有人前去掘寶,八旗便群起而攻,竭力阻止。只有一國之主,才能得知真正秘密。」

    康熙回思當日的言語,心中又一次想到:「攝政王雄才大略,所見極是。」

    他向方宇瞧了一眼,心道:「小桂子雖然忠心,卻也只能跟他說龍脈,不能說寶庫。這小子日后年紀大了,怎保得定他不起貪心。

    太后昨晚對我說,父皇當年決意出家之時,將這大秘密告知了太后,要她等我年長之后轉告,太后所以忍辱偷生,正是為了這件大事。她可不知我已到了五臺山去見到了父皇,也幸而如此,太后沒給老女人害死。」

    方宇見康熙來回踱步思索,突然心念一動,說道:「皇上,倘若老女人是吳三桂派進宮來的,他……他手里就有七部經書。」

    康熙一驚,心想此事倒是大有可能,叫道:「傳尚衣監!」

    過了一會,一名老太監走進書房磕頭,乃是尚衣監的總管太監。

    康熙問道:「查明白了嗎?」

    那太監道:「回皇上:我已仔細查過,這件僧袍的衣料,是京城里織造的。」

    康熙嗯了一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阳曲县| 龙川县| 龙陵县| 巫山县| 剑川县| 周宁县| 开阳县| 精河县| 定襄县| 盐亭县| 正阳县| 咸宁市| 宁陕县| 乌审旗| 宜兰市| 竹溪县| 延长县| 大丰市| 隆尧县| 五大连池市| 印江| 罗定市| 西丰县| 虹口区| 黄浦区| 怀来县| 二手房| 大英县| 吴忠市| 田东县| 郑州市| 竹北市| 古交市| 沙坪坝区| 涟水县| 城固县| 常宁市| 万宁市| 若尔盖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