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條路,是發財之路啊,但是路途漫長,無比艱辛。海軍每年會投入三分之一的力量,沿著這條環形的海路,分段輪流巡邏警戒。一是保護這條財路,二是鍛煉隊伍。不得不說,這一趟跑下來,鐵打的漢子都要脫層皮。在這條路上歷練過的海軍艦隊,龍王來了都敢上前去弄死它。” 曾保華越說越玄乎了,趙似揮手叫停了他,然后轉頭問眾人。 “諸位先生,對于茂明剛才的講述,有什么意見?” 諸位閣老默不作聲,對于這些實務,張叔夜、長孫墨離等人熟記于心。宗澤、郭永和劉汲都能聽懂大半,謝克家聽得就十分費勁了。 既然弄明白都十分費勁,想據理反駁就更難了。 沒有聽到反駁的話,趙似示意曾保華繼續往下說。 “瀛洲拓殖入項的第三項,屬于非常長遠的。此前陛下極力贊譽的三大農寶,玉米、土豆、紅薯,極大地緩解了大宋糧食壓力。尤其是西北苦旱之地,這三寶可以說是派上了大用場。發現此三物的探險者,功德無量。當然了,他們本人和家屬,也正享受著此三物帶來的不菲的紅利。” 看到有謝克家等少數幾位閣老對這個紅利不是很明白,曾保華稍微解釋了一下。 “根據大宋民事典的《專利通律》規定,被認定為此三物發現者的探險者,以及亡故者的家屬,享有此三物的衍生分利。計部每年會根據此三物每年的產量,再根據每年應繳納的田賦折款計算,從國庫賦稅里結算一筆專利費,分給這些人。金額不多,平均每人能分到一萬元左右,能一直分二十五年。算一算,差不多還能再分十五年左右。” 一萬元,相當于過去的兩千貫,差不多一位知州的年俸了,直接領二十五年,還不多?謝克家看著一身紅袍、圓滾滾的像一顆瀛洲新引入的西紅柿的曾保華,真想往他臉上吐口口水。 “這幾年,我們在瀛洲發現了煙草、可可、西紅柿...”說到這里時,曾保華發現眾人看向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對,雖然心里十分不解,但一時也顧不上,繼續往下說。 “...辣椒等好幾種農作物。尤其是煙草,受陛下指點,加工成煙絲,再制成卷煙,目前已經在海內外非常流行,稅政總署正在擬定,專門制定煙草稅,涵蓋大宋境內銷售和出口,相信很快就會成為國庫來源之一。” 身為計部尚書的曾保華對搞錢還是很有一套的,煙草稅就是他看到第一批卷煙大受歡迎,當時就想到的舉措。 “目前煙草分別在中、南瀛洲,呂宋,以及兩湖、云嶺黔中種植,除了瀛洲是雇傭當地遺民種植外,其余都種植在農墾部隊的農場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