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宗澤又迫不及待地問道:“既然遼國分成北遼和南遼,那么誰家的實力更強些?” “宗兵部,根據我們綜合分析,北遼占據的疆域要大得多,但是實力要差不少。” “愿聞其詳!” “宗兵部,諸位,北遼占據的地方為上京道、東京道和中京道。但是東京道只剩下臨潢府到長春州、泰州、金山州等鮮卑山以東地區。東京道,腹地在東京遼陽和沉州一帶,其余各地都是女真、鐵驪、室韋各部的地盤。” “東北各部族跟遼人打了七八年,結下了血海深仇。耶律余睹這兩年雖然暫時平息了東北之亂,說實話,更多的原因是我們宋國斷了那些部族的刀甲、糧食等援助...” 宗澤不是樞密院官員,對這些軍情不是很清楚,聽到這里,忍不住問道:“為什么要斷掉?” “因為東北各部越打越強,越打越團結。再如此下去,遼國很快就會土崩瓦解。官家跟我們說,打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政權,是很吃力的。尤其它還接管了遼國龐大的資源,會難上加難。相反,打一個暮氣沉沉、內部矛盾重重的國家,哪怕它非常龐大,也是摧枯拉朽。” 李簡的話,不僅讓宗澤陷入沉思,屋里的眾人也忍不住思考起這個問題。 “鑒于此,我們軍情局與西檢文房聯手,暗中挑動女真人內斗,讓女真人里威望最高的完顏一族幾近滅族。然后又找借口斷了所有的援助。東北亂事,就這樣被耶律余睹平息了。” 宗澤眼睛一瞪,喟然道:“你們這是一箭雙凋。即削減了東北各部的實力,阻止了女真人取代契丹人。同時讓耶律余睹以為是憑借一己之力平定了東北亂事。呵呵,當年蕭兀納這等名將都搞不定,他卻一舉平定。自信滿滿的他,很容易就走上今日弒君之路。” 李簡沒有直接回答,只是笑著答道:“宗兵部真是高人。” 宗澤擺了擺手,“李十四郎,你繼續說說遼國現在的情況,不要被我帶偏了。” “好的。原本前兩年,天祚帝把西京、南京、中京各州軍的精銳調去東京,供耶律余睹驅使。后來東北亂事平定,天祚帝又很快把這些軍隊調回原地,只留下為數不多的兵馬,讓耶律余睹清剿余毒。” “所以從兵力上說,北遼是不如南遼的。尤其我朝滅夏后,遼國不斷在西京、南京囤積重兵。據估計,遼國精銳十之有七在西京和南京這邊。” 李簡徐徐講述著。 “其次,從經濟實力,北遼也是不如南遼。北遼占據的東京、上京、中京,都是牧場荒原。反觀南京、西京,農田阡陌縱橫,人口眾多。糧食不缺、兵源不缺。” “更重要的一點,耶律余睹不管如何洗,他的弒君罪名是洗不干凈的。而且他擁立的偽帝不過七八歲,想做曹賊的狼子野心,昭然可見。反觀南京,耶律淳是遼興宗之孫,年已四十多歲,雖然暗地里昏庸不堪,卻在朝中博得賢德名聲。” 聽到這里,宗澤也覺得有點為難。 北遼、南遼,該幫誰呢?好像誰都有幫它的理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