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是爹,蘇公不也是一片好心嗎?蘇公支持黃庭堅,是因為他覺得庶民無法承受。爹你這么做……” “傻小子,這你就不明白了。保護庶民,這是一時之計,可是堅持變法,那是為了庶民萬年之計。這其中牽扯的事情沒有那么簡單。不過你小子,也別誤會我們改革派,我們只是想堅持變法,可是蘇東坡堅持要和王文公和先帝作對。” “蘇東坡此人甚是疏狂,他屢教不改。那一次先帝也是真的動氣了,所以下令要殺了他。可是蘇東坡此人,心底不壞,也確實是個好官。所以當時不但與蘇軾政見相同的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王文公當時已經退休金陵,也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眾人一起上書,蘇東坡這才被從輕發落,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東坡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趙明誠聽了這話,莫名對宋朝的官場有了好感。 “爹,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你以前支持變法,現在不支持變法了嗎?” “時機不同,而且環境也已經改變了很多。如果繼續變法,那就會惹出大亂子來。” “那是不是以后時機到了,又可以改革了?” 趙挺之面色沉重,“難。積重難返,我認為眼下最好的情況是舉朝上下不要輕舉妄動。” “船到橋頭自然直嗎?” “直不了。改革的本意就是為了扭轉局勢,如今改革都三十年了,難道說局勢有什么改變嗎?現在的情況比以前更加嚴重。我現在把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新官家身上,我希望他能好好對待庶民,懲治貪官污吏,如果這兩件事能做好的話,事情或許尚有轉圜的余地。” 趙明誠聽了這一席話,對他老爹的反感完全沒有了。 “爹,你是不是打算表面上做個奸臣,實際上是為了奪權,然后好為黎民百姓做好事啊?” 趙挺之皺眉,“你問這些做什么?投軍的事情,我還沒有和你算賬呢。” “算賬?” “你不去太學讀書,不考取功名,你以后拿什么安身立命。” “軍功啊!我投軍就是想去做個大將軍,封侯拜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