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是他不是大文豪嗎?” 趙挺之聽了大笑,“大文豪?你說文豪我都想笑。司馬相如是文豪,文采風流,可是也只是為了錦衣玉食;李白是詩人,可是卻一點政事都不懂,揮霍完家財,最后把兩個小女兒嫁給買牛郎。” “杜甫是詩人,可是他的孩子從小到大連頓飽飯都沒吃過;如你所言,蘇軾是文豪,他是詩寫的不錯,可是觀察他的一生,除了和皇帝鬧別扭,和我們鬧別扭,他有干過正經事嗎?” 趙明誠苦思,好像確實沒怎么聽說過。 “父親,您好像看不上蘇軾。” “我自然看不上蘇軾,更看不上黃庭堅。在我心目中,古今唯有兩個英雄,一是當世王相公,他一生為人清正,力主變法。可惜到后期被奸佞小人所蠱惑,變法到了后期已經失了原味。” 趙挺之說罷,又看著趙明誠,“這后一句話,你聽了之后最好忘記。” “父親放心。” “還有一人,那便是高適。”趙挺之捋著胡須,談起他來那是一臉自豪,“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是他的名句。只是他詩寫的好,只是其一。我最佩服他的一點就是,他不止于寫詩。想當初安史之亂后,他從軍帶兵平叛。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君子。” “有些人一昧的執著于官場的是非黑白,說什么清白正直。可是我從來沒有見哪個清白正直之士真的讓萬民因為他而免于疾苦。在我看來,臣子沒有忠奸之分。” “如今有一個人,他為了黎民百姓欺上瞞下,對于君王來說,這就是不忠。但是也有人,唯皇帝的命令是從,對于帝王來說,他就是一等一的忠臣。可是如果君王讓他欺壓百姓,他就照做,這也算是忠臣嗎?” 趙明誠聽了這番話愣住了。 “兒子,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只有是非黑白這么簡單。史書上有些人看似是愷悌君子,青史留名,那是因為有人把他的劣跡都給抹去了;而史書上有些人惡貫滿盈,也只是因為有些人把他們的善行善舉給抹去了。” wap. /133/133567/3135204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