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守護后方的家眷以及來之不易的避難所,難民中的男性群體生出前所未有的氣勢,與本地民眾擰結成一股“麻繩”。雖說戰力不敵來勢洶洶的清兵,但僅憑其血肉之軀筑起人墻,硬生生將達古邊拖在原地寸進不得。 前赴者死傷倒下,后繼者頂上,揮舞著手中參差不齊的農具、兵刃,與可憎的韃子死斗不休。 從現在開始,至少在大同,“農民義軍”的內在精神已非大順軍專屬。依舊象征著天下正朔的崇禎,用其短期內將心比心的施政,在難民中萬家生佛,贏得這部分人心。 種因得果,在危難關頭,崇禎安置萬千難民于代王府,才有了這萬千難民在最后時刻挺身保衛大同。 明軍在北面大勝,士氣高昂。不等唐通與自己會面,王進朝先行率眾回援,其余人等只好緊隨其后,夜不收營皆為輕騎速度極快,所以率先一步趕赴城中。 城北的哨所、坊屋空空如也,馬鷂子遠遠瞧見城西有火光蔓延,急忙帶隊前往。連著清繳了幾處,斬殺十數韃子清兵后,馬鷂子得以撞見孫宣懷一家,幸好來得及時,孫宣懷本人僅受些輕傷,院中死了幾名奴仆下人,臥房內妻子無恙。 聽完孫宣懷的訴說,馬鷂子留下夜不收營,用于清理追殺后方肆掠縱火的清兵,藝高人膽大的他則獨身前往崇禎住處。 孫宣懷隨同夜不收營一道,沿途收攏救出的民眾、商紳,后方危急不只是兵災,還有逐漸雄起的火勢。 “孫大人,糧倉走水了!”此前不知藏身于何處的宋獻策走街角穿出,孫宣懷一聽大叫不好,尾隨著氣喘吁吁的宋獻策往糧倉奔走。 ....... “狗膽!” 馬鷂子標下總旗李金響一腳踹開虛掩著的大門,內里慘狀形同煉獄。地上躺著足有數十具尸體,老幼皆有血腥味沖天,七八個辮子兵脫光了衣物,站在院中奸污難民女眷。 “你是誰?”其中一人看著李金響道,神色有些許驚慌,但身下仍不忘繼續沖刺。 夜不收外出任務從不穿明軍胖襖,是以清兵一下子沒認出來,李金響咬牙切齒,提著刀慢慢走近,身后五十號弟兄皆是如此。 “宰你的人。”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