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滿清的階級制度中最低等的農奴叫做“阿哈”,再往上點喚作“包衣”。包衣之中再分上三旗、下五旗,有資格自稱奴才的包衣實為少數,其余皆形同豬狗,一日為奴則世代為奴,子子孫孫永不翻身。 高貴的滿人當然不會淪為奴籍,這些個賤奴丁口都是四處擄掠得來,包含了蒙古人、未開化的野人、漢人。 滿人貴族們認為,僅僅將奴隸用作于農耕有些浪費,因此在八旗軍中又設有“阿哈營”,等同于順軍的“廝養營”、“孩兒軍”,在戰場上充當作炮灰填陣的作用。 和度軍中的阿哈營被安排在遠離營寨的糞坑旁,這群人隨行出征多日未曾受過一粒飯食,在這只有一條規矩,想吃飯得去對面搶。 隨著夜幕降臨,兩位固山額真率著手底下的牛錄陸續出營,阿哈營里有些個“老資歷”當即蠢蠢欲動。 鄧三兩眼無神擠坐在其中,自始至終都沒能逃過“炮灰”命運的他,默默聽著周遭相同境遇的人們說話。 “出門前我家主子說了,這回要是能撈些戰功,回去就給抬旗。” “這感情好啊,你要是抬了旗,可別忘了咱們?!? “抬旗?你配么你,嘁?!? ..... 先前還餓得沒力氣說話,見能打仗了,一個個都跟活過來似得,你一言我一語,探討著回去之后主人會怎么賞賜自己。 “會死很多人的?!编嚾哉Z,旁邊的人沒聽清問道:“什么? “會死人,會死很多人,全都會死。”那人見鄧三如同魔怔了一般,反復重復,別過頭去不再理會。 外面不時有滿人走來朝營中呼喚自家阿哈,被喊到姓名的人如同上臺領獎,拍拍屁股大搖大擺地離去,剩下的人皆是滿臉羨慕的表情。 “辛幾斯,滾來替主人我牽馬。” 方才在人群里吹噓自己回去后方能抬旗的漢人阿哈,聞聲唰地一下站起,點頭哈腰朝著營門口小跑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