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練兵 下-《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
第(1/3)頁
角抵,即以角抵人,此法起于戰國,其稱始于秦漢。
角抵是一種兩人相抵,用拳左攫右拿互相較量氣力的游戲,也有人管其叫做相撲、爭交,雖叫法不一但玩法相同。
在軍中,角抵一度成為士兵們的主訓科目之一,崇禎將其改良了一番,更名為“摔角”,把傳統的單對單形式換成了多人對抗。
這個想法源自于崇禎后世記憶中的一種球類玩法,即雙邊各出十二人對陣,每隊分出七人為“先鋒”,四人為“后衛”,一人為“隊長”。
雙方先鋒面對面站定相抵,隊長站在先鋒后,后衛列于隊長四周,在所有人的身后還有一個“本陣”。
雙方一攻一守,攻方隊長需要手持“將令”,想辦法沖過守方士兵的防線,抵達對方本陣就算贏,過程中“將令不可落地”,但可以互相傳遞。
反之,守方只需在攻方手持“將令”者抵達本陣前將其攔下,不管是奪過“將令”,亦或是將持“將令”者摔倒,都算守方勝出。
此法看似簡單,實則暗含兵家要義,十二人之數又正巧對應平常所練鴛鴦陣隊列人數,如此別出心裁的設計,也難怪姜瑄會對崇禎如此佩服了。
為防士兵受傷,姜瑄、楊伯先、宋獻策三人一合計,決定去城外的點將臺處,點將臺旁有一沙場,正好適用。
姜瑄領著家丁在沙場中圍出個四方的場地,再用麻繩在場中放出一條中線,團練營的士兵們看得一臉茫然。
趁著布置場地的空隙,楊伯先沖著眾人喊道:“爾等自行分出兩隊左右站開,快。”
無需多說,以胡麻子和趙阿弟各為領袖的兩幫人各自站開,胡麻子等人知道沙場作何用處,隱隱猜出待會做的事多半與比武有關,于是得意地看著趙阿弟一眾。
“待會都他娘機靈點,逮著那個姓趙的給爺照死里揍。”
“知道了,哥。”
“都聽見沒?”
....
趙阿弟年紀不大二十出頭,因自幼習武手上有些功夫,平日仗義助人,有古游俠之風,所以為本縣人所熟知。
陽高縣一眾人瞧出對方眼神不善,今日這陣仗恐怕要動真格的,心里有些沒譜,紛紛問向趙阿弟。
“阿弟,怎么辦?”
“讓大家伙別慌,等弄清楚了情況再說。”
“好,大家伙可都指望你了阿弟。”
趙阿弟點點頭,面無表情地看著沙場,對胡麻子的挑釁并未放在心上。
楊伯先從宋獻策手上接過一個竹編的空心鞠,這玩意大家伙都認識,莫不是今日要蹴鞠?
胡麻子一臉失望,蹴鞠的話就不好揍那小子了啊。
楊伯先將空心鞠舉起,說道:“我手里的物件叫將令,趙阿弟接著。”
趙阿弟接過拋來的鞠球,抱在手中。
接下來的事楊伯先講不清楚,正好姜瑄也布置得差不多了,便由他走來給所有人宣布規則。
“看見那個椅子沒,那就是本陣。”姜瑄指了指遠處擺放的椅子。
“大人,我有個問題。”趙阿弟問道。
“你說。”
“坐上椅子才算您說的達陣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百色市|
获嘉县|
南平市|
乌拉特中旗|
沈丘县|
太仆寺旗|
惠水县|
靖江市|
工布江达县|
青河县|
延津县|
渭源县|
泌阳县|
西华县|
长沙县|
乐山市|
香河县|
闽清县|
湘乡市|
老河口市|
台北市|
高阳县|
临沂市|
秭归县|
敦煌市|
松溪县|
嘉兴市|
新安县|
年辖:市辖区|
卫辉市|
淮滨县|
张掖市|
托克逊县|
偏关县|
海伦市|
邢台县|
永修县|
邵武市|
敖汉旗|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