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四分五裂-《大明:從煤山自盡開始》
第(1/3)頁
五月初二,清軍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進入京師。
在此之前,吳三桂部作為先鋒,在行軍途中曾放出消息,說是發現了前明太子朱慈烺,之后卻又不知所蹤。
京城中關于朱慈烺的流言漫天飛,一些個留守京城的前明降臣還以為是吳三桂連虜平寇趕跑了李自成,并護送明太子還京。
于是乎,有人特地將崇禎帝牌位立于午門,披麻戴孝放聲痛哭,有人擺好太子鑾駕,跪在朝陽門靜待太子還朝。
有個身著黃袍的中年人,在清軍簇擁下,坐上了門口擺放好的鑾駕,跪在地上低著頭的群臣們老淚縱橫,心說大明朝有救矣,待抬頭一看,鑾駕上的卻不是朱慈烺,而是腦后掛著金錢鼠尾辮的滿人。
鬧得好大一場烏龍,傳出去要被天下人恥笑。眾人干脆將錯就錯,管他鑾駕上的是誰,稱臣擁戴肯定沒問題,天下三番五次易主,大家也都習慣了。
坐上鑾駕的多爾袞,一時之間風頭無兩,不是天子更甚天子,權傾朝野。
如果說愛新覺羅福臨,也就是現在大清的順治皇帝是萬人之上,那么我多爾袞在福臨之上足矣。
而兵分兩路追擊李自成的多鐸、阿濟格部和吳三桂部,千里奔襲,直到大順軍潰退進固關才班師還京。
至此,山海關戰事才算正式告一段落,清軍本預料的是傾力一戰險勝入關,所以盡抽族中男丁,結果卻不費吹灰之力將京師收予囊中。
同時,順軍大敗的消息陸續傳入各地。前明勢力乘機開始反撲,譬如生員謝陛領頭起兵于山東德州,捕殺順朝官員,前明游擊將軍高貴等起兵泰安州,前明兵部職方司主事凌馬同起兵直隸臨清。
一時之間,河北、山東各地叛亂四起。
南面,手握兵權的鳳陽總督馬士英聯合三鎮總兵,即高杰、劉良佐、黃得功以及太監盧九德決定擁立福藩朱由崧,并帶兵護送朱由崧直抵浦口逼迫史可法做出妥協。
最終,經過一系列的黨爭內訌,有武將做后盾的福藩于應天府登基,改元弘光,后世稱之為南明。以馬士英為首的武將得了個“定策之功”,從此弘光朝文武地位逆轉,攻守易形。
如若算上不久后將在蜀地自立大西朝的張獻忠,以及身在大同的崇禎皇帝朱由檢,虎踞京師的大清,隔江而望的南明,遁入陜地的大順,放眼神州大地,竟同時有五個政權,仿若歷史開了倒車。
卻說軍師宋獻策,見李自成兵敗,擔心自己先前說的話被牽連怪罪,為保命便偷了匹馬獨自逃竄。
他料到李自成必然會先回京師,于是選了崇禎走過的老路,逃向大同,他之所以在大同留了“谷英”做后手,就為今日這種境地。
等取了錢財,又有武將隨從,天下何處去不得?
為自己有先見之明而沾沾自喜的宋獻策一路快馬加鞭,趕到大同府城下,見城門緊閉,不由大怒,叫囂著城上守軍放他入城。
王進朝玩味地看著城下騎著瘦馬,披頭散發的叫花子。
“我乃開國大軍師宋獻策,爾等還不快快開門!”
城上的守兵聽了,好奇地向王進朝問道: “開國大軍師?將軍你可聽說過?”
王進朝卻沒回答他,笑著說道:“哈,想不到俺王進朝今日瞎貓遇上死耗子了,把放他進來,綁了送給陛下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黄浦区|
郎溪县|
崇左市|
永州市|
宝清县|
福清市|
阿坝县|
靖西县|
同德县|
嘉善县|
额敏县|
贺兰县|
巴彦县|
台江县|
司法|
闽侯县|
南召县|
天全县|
杨浦区|
伊春市|
沭阳县|
日照市|
镇远县|
大冶市|
朔州市|
利辛县|
泰宁县|
安平县|
托克托县|
马鞍山市|
两当县|
高台县|
云南省|
威远县|
鹤山市|
清丰县|
阜阳市|
炎陵县|
景德镇市|
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