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后走了一個多小時,吃得九分飽的兩人坐在某巴克的咖啡廳里,喝著溫熱的香草拿鐵。 “京城的繁榮,確實不是麗都或者杭城可比。” 看著外面的人流,蘇秋漪隨口感嘆一聲。 若非因為學弟的存在,她也想來京城進修,感受下這華夏的首都風景。 “咱們每年來個一兩趟,感受一番。” 聽著蘇學姐的感嘆,王永仁笑著說道。 “不用,有你在的地方,哪里就是我心儀的城市。” 搖了搖頭,蘇秋漪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 若是沒有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再繁榮的城市,也只是路人眼中的風景。 “嗯!” 面對蘇學姐這突然的情話,王永仁只是握住對方的一只手,眼里帶著毫不掩飾的情意。 一直逛到晚上十點半,兩人才坐車回到酒店。 雖說晚飯之前就有過深入的交流,但是酒足飯飽之后,柔軟的酒店大床床墊,讓人有些睡不著覺。 ...... 因為和蘇秋棠約好了一起去爬長城,王永仁在第二天先帶蘇學姐去了趟故宮。 小時候來過一次的蘇秋漪,記憶已經有些模湖,倒也是興致盎然。 尤其是那個收費拍照的環節,見到蘇學姐很感興趣的模樣,特地花了幾百塊錢買了新的宮裝,而不是去租賃那些不少游客都穿過的服飾。 身為土生土長的有志青年,王永仁兩人并沒有選擇最熱門的清宮裝,而是選擇了漢服系列。 “兩位貴賓慢走。” 將快顯出來的一套照片和一袋子衣服遞給這兩位出手大方的俊男靚女,負責拍照的攝影師臉上滿是笑容。 就那兩套賣了六七百的漢宮服飾,成本也才一半不到。 “接下去我們去哪?” 欣賞著照片的蘇秋漪,開口問了下旁邊的學弟。 “東城那邊有幾家四合院改造的私房菜味道不錯,咱們去那里吃飯。” ….說起后續的安排,王永仁肯定不會讓蘇學姐失望。 要說京城的美食,除了那些大商場里的常規飯店外,當屬四合院改造的私房菜館比較有特色。 像什么蘇飯、米店、湯廚、和木、麒麟閣之類的,幾年后經常上某些小上推廣,價格倒也可以讓普通人接受。 現在嘛,京城四合院改造的私房菜算是高檔餐廳的代名詞,其中一些有名氣的,還實行預約制,每天做個幾桌,陌生客人根本不接待。 而作為外地人的王永仁,本身肯定沒有這樣的渠道,但是他認識一位化敵為友的老朋友折兄弟,卻是土生土長的大院子弟,對這種事情門清。 最主要的,折兄弟為人很是熱情,在電話里聽說了他的要求之后,忙不迭地幫忙訂好了位置。 “譚家菜。” 兩人坐著出租車來到東城的大院胡同某家四合院面前,王永仁帶著蘇學姐走進門,和服務員說了下折息烽的名字,就被領到了一家包廂。 “可以上菜了。” “好的。 預定位置的時候,就已經讓折帥哥幫忙定了私房菜的特色招牌,王永仁倒是不用糾結哪些菜品更加美味。 羅漢大蝦、罐燜牛腩、清蒸鱖魚、扒大烏參...... 四葷三素一湯,菜的份量不大,但色香味卻是沒得說,價格也是很喜人的。 就王永仁兩個人,簡簡單單吃掉了近2000塊,價格對普通人確實不太友好。 下午六點,在酒店休息的王永仁,接到了小女友的電話。 “阿仁哥哥,你和老姐在哪里呢?” 剛從學校出來回家的蘇秋棠,第一時間給小哥哥打了電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