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外間傳言,手術期間主刀醫生還有精力開黃腔,有閑情聊天,證明手術難度系數不大,可以安心。 主刀醫生整臺手術默不吭聲,患者就要做好心理準備,證明手術進展的并不順利。 這話有它的道理,遇到問題的時候,人的精神緊繃,自然沒有閑情雅致的聊天。 可要完全在理,也不竟然。有的主刀醫生就是個悶罐子,整臺手術下來除了與助手溝通病情要手術器械,吩咐醫囑之外,再無多余的廢話。 要是一個簡單的脂肪瘤切除患者聽信謠言,還不得緊張死。 其實一臺手術的氣氛是由主刀醫生主導,主刀醫生不喜聊廢話,一助二助亦或是配臺護士,也不敢說半句與手術無關的事。 今天的主刀醫生是廖勇,心內科二組的主任醫生,平時手術沒少開車,而且還是剎不住的那種,經常讓旁邊的配臺護士面紅耳赤。 醫院的護士是什么人?什么場面沒見過,什么奇葩事沒聽過,可就算如此,也經不住廖勇的騷話。 可今天,他一句話多余的話也說不出來。 唐毅雙手拉鉤,看著廖勇下針的位置,“縫合的有些深了,這樣容易損傷傳導束!” 房間隔缺損是最簡單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房缺修補手術相對來說操作簡單。 即便簡單,可還是有許多注意事項。 例如下刀的位置,大小,直徑,以及縫補片是否影響到了靜脈回流等等。 病床上的患者屬于房缺下緣距冠狀靜脈竇較近,就要注意在縫合缺損下緣時應當注意淺縫以避免損傷傳導束。 廖勇持針的手一顫,又來了,又來了,大哥,咱們誰是主刀醫生,你說的那些我都懂,都知道。 作為心內科的主任醫生,廖勇的水平自不必說。 可相比于被作為世界頂級的心內科專家桑普斯調教出來的唐毅,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欠缺。 正是因為有欠缺,手術期間總能發現些小的毛病,雖說不影響整臺手術,可唐毅卻抓住小毛病不放,發現問題就說,要求廖勇按照他的要求這么做! 手術就好比寫字,一些小的動作,落筆的順序,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改。 再加上配臺醫生基本都是主治醫或者水平更低的住院醫,水平有限,根本看不出主刀醫生的錯誤。 一來二去,沒有人點出問題,主刀醫生便會按照之前的經驗去做,一來二去習慣也就漸漸養成。 “再淺一點!” “再淺一些!” 通過之前的開胸,切開心臟,廖勇就發現了唐毅的水平很高,比自己高的不止一星半點。有人指導,高興還來不及,生氣?不存在的。 人不如社會,無論什么職業,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摸索。醫生這個職業更甚,如果不學習,有了新的術式出現,老的治療手段就會被淘汰。如果不學習,就會止步不前,自然會被后來者追上。 醫院也有競爭,水平不夠,哪怕你是主任醫生,也會被逐漸的邊緣化。 廖勇從住院醫爬到今天這個位置,深深地明白這一點。如果因為面子問題不去請教比你強的人,一輩子也無法讓自己的醫術精進。 “對,就是這個位置,下針吧!” 耳畔聽到唐毅的聲音,廖勇松了一口氣,‘可算是對了。’ 方源站在一旁,眉頭緊皺,回憶著整臺手術的全過程,如果是自己上手,會犯同樣的錯誤嗎?應該會吧,畢竟自己的水平可不如廖主任。 隨著最后一針落下,整臺手術基本上已經宣告完成。 檢查完心臟縫合情況,恢復體內血液循環,確定沒有滲血,血壓正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