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農場主生活-《美利堅財富之路》
第(1/3)頁
在美利堅,從事農業的人,大約有200萬人左右。
這200萬人,卻能夠提供全國超過85%以上的日常農畜產品。
玉米、大豆、小麥、牛奶、牛肉,都是來自于各大農牧場。
不僅可以滿足聯邦境內絕大部分市場,這些農牧產品還遠輸世界各地。
按照這個邏輯,外人想象中的美利堅農場主,一定過得特別滋潤,是富裕階層。
但真實的情況,這些農場主,很多甚至其實和天朝的農村生活一樣辛苦。
大部分的農場主和他的家庭,每天上午五、六點。
一家的勞動力就要起床開始工作。
通常較大的孩子,需要幫助父母喂養牛羊、雞鴨,父親則要給拖拉機檢查、加油,母親則要負責早餐。
待早餐結束以后,孩子們去上學,父親則開著機械在田間翻犁、播種、噴藥、灌溉、收割等工作,母親則要不停地擠牛奶。
如果不是農忙時節,家長還要去上班。
放學以后,孩子們還要繼續幫助父母親喂養家禽。
晚飯以后父親進行整理、檢查等工作,母親第二次擠牛奶。
這樣的繁忙一天有時直至到深夜,并每日不斷地在循環著。
這就是普通美利堅農場主的家庭日常生活。
大部分土地三百英畝以下,家庭經營的農場主家庭過的都是這種生活。
并非外人所想象的輕松自由,高度機械化不需要人力。
簡單來說,靠土地吃飯的農民,離不開艱辛的勞動力輸出。
只是相比較下,有較為完善的農業機械體系,還有很發達的化肥、灌溉體系,美利堅農民的生產效率非常高。
但再高也沒用。
因為天朝一個農民,沒有機械的情況下,一般照顧四到五畝土地。
而美利堅,因為有各種農業機械,還有完善的體系。
一個美利堅農民,要照顧五十英畝左右的土地。
當然了,在收入上,自然是美利堅這邊吊打天朝農民。
畢竟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積沒辦法比。
然而以上這些,都和亞伯無關。
他雖然是農場主家庭出身的德州人。
但是他家的農場,早在幾代前,就已經脫離了家庭經營的范圍。
在五十多年前,史密斯農場就已經注冊了公司。
這個公司運營了五十幾年,所以其實史密斯農場是一家“史密斯農業公司”管理下的土地。
簡單的說,他家已經算得上是大農場主。
比不上那些占地幾萬幾十萬英畝的巨佬,但是也要比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利堅農民的生活要好上不少。
這從史密斯農場,能夠雇傭五十多個農民就看得出來了。
當然了,規模大歸大,公司化歸公司化。
一些農場工作,亞伯小的時候,也是要做的。
并且他的父母,也是農場工作的兩把好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房山区|
邵阳市|
嵩明县|
柳河县|
政和县|
柞水县|
奉新县|
奈曼旗|
斗六市|
沂源县|
比如县|
赣榆县|
灵山县|
阜平县|
华安县|
洪江市|
玉树县|
安庆市|
方城县|
蓬莱市|
桂林市|
论坛|
启东市|
吉水县|
邛崃市|
镇原县|
晋宁县|
锦屏县|
谢通门县|
错那县|
晋州市|
朔州市|
页游|
通海县|
曲周县|
弥勒县|
镇坪县|
河池市|
昌邑市|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