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姜太虛的話,方天自然知道其是好意,但說起他與狠人大帝的因果,只怕現在只能用四個字來概括吧,那就是“根深蒂固”...... “不知小友可有師承?” 轉而,姜太虛忽然這樣一問。 聞此,方天微微一愣,但想及姜太虛癡情重義的正直為人,遂又不禁恍然,這就是太虛神王深思熟慮之后,想出的最有誠意的報答嗎? 似乎瞧見了方天的猶豫,姜太虛并未等待他的回答,反而話鋒一轉,道:“小友可知修道境界有幾重?” 不知姜太虛為何會這樣一問,但方天還是將自己知曉的如實回道:“輪海,道宮,四極,化龍,仙臺,五大修煉秘境......” “而最后的仙臺秘境,傳聞共九層,仙一仙二修士多為圣主大能,仙三可稱王者,仙四圣人,仙五圣人王,仙六大圣...至于神王前輩應該是圣人境界吧?!? “嗯,小友一雙重瞳果真不是凡俗,慧眼如炬!”姜太虛感嘆一句,以為方天能看出他的境界是因為重瞳的原因,接著道:“是啊,縱使我成就圣人,仍舊感覺自身的渺小,大道的無盡奧妙于我來說也不過堪堪入門而已?!? “道之高邈,非一日可以堪破,我可稱東荒無敵,卻不敢言這宇宙星空任我翱翔。天賦是一回事,然而終究需要時間,我雖能力有限,但可助你盡早大成,少走彎路!” 對于姜太虛這番包含深意的話語,方天報以感激之心,但他的心中已有決斷:“神王前輩的心意我能明白,若是談論師承,我若有心只怕不用神王前輩所言,早就拜入一方圣地了......” “修行至今,晚輩已經找尋到了自己的道。修者之路,順則凡,逆則仙,古來多少驚才絕艷的大帝,無不是在舉世皆敵之路上,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帝路?” “古之成大事者,天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逆境與險阻中,磨煉出的強大實力與意志,最后方能有登臨巔峰的機會!” “前輩若是成為小子的老師,固然可以少卻許多麻煩,境進加快,但無疑也會缺少許多磨礪?!? 方天話落便瞧見姜太虛目光灼灼的看著他,滿是欣賞之色。 而后,更是升起了一番感嘆,道:“小友心氣之高,我姜太虛也是生平僅見,但也不得不配服你的見解,是啊,是金石總會放光的,倒是我小瞧了小友的進取之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