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92章 創(chuàng)道始祖,魔尊之相-《屬性無限暴漲,我橫壓多元》


    第(1/3)頁

    雖然陳三愚的修為功力,已然達到了正常情況下合道巔峰境界的千倍之多。

    但是他在不使用循天升龍大劍勢的前提下,卻并不能發(fā)揮出相當(dāng)于千倍合道巔峰的威能。

    甚至,按照陳三愚自身的粗略預(yù)估。

    他覺得自己能發(fā)揮出十余倍左右的合道巔峰威能,就已然是極限了。

    這其中,也包括了元神感知范圍。

    對此種異況,陳三愚推測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應(yīng)該是較低的境界返虛巔峰嚴重拖了自己的后腿;

    第二個原因,則可能是此界天道的限制,或者說壓制。

    雖然有兩個原因,但陳三愚直覺上……覺得第二個原因可能才是最主要的。

    即,天道在壓制他。

    “所以總得來說,我現(xiàn)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陳三愚靜然思忖,“便是突破至煉虛合道之境。”

    但這件事對于他而言,卻絕非易事。

    并不是破境之法與晉升步驟有多么艱深。

    實際上此界再如何艱深的法門對于陳三愚而言,都屬于稀松平常的層次。

    真正困難的是……如何選擇。

    所謂煉虛合道,自然要合于某種道而歸于某種道。

    可是他,又應(yīng)該去選擇哪一種道……去相合呢?

    其實在初踏乾玄世界之時,陳三愚就曾認為此界煉虛合道者所合之道,應(yīng)是刀劍、雷霆、水火、陰陽、元磁之流。

    因為合這些道,會比較符合他前世所看過的諸多修仙的設(shè)定,以及他對修仙世界觀的想象。

    可在奪取了大量修真者的記憶,汲取了大量關(guān)于煉虛合道的信息之后,陳三愚才恍然知曉。

    原來乾玄修士,或者說荒古集群修真體系之中的煉虛合道者,其合的并非是天地自然客觀唯物之道,而是……

    思想理念主觀唯心之道。

    若仔細想一想,其實這種情況也確實比較符合荒古集群的特征——整體偏向于唯心。

    而目前乾玄世界所通行的主流唯心之道,則共計有十種:

    法傀之道、無常之道、幻愉之道、冬神之道、殖兵之道、原蠻之道、天演之道、天孤之道、宗古之道、兵戈之道。諸道內(nèi)容主旨詳見479章

    沒錯,就是龍行真人記憶當(dāng)中那無數(shù)高中低階修士所尊奉的那些理念道路。

    當(dāng)然,除卻這十種道之外,乾玄世界億萬地域中,也還存在有其他成百上千種相對更小眾一些的道。

    對于這些道,陳三愚就不是很了解了。

    總之,根據(jù)那種種信息可知,在步入煉虛合道以后,修士境界的提升就不再與汲取了多少靈氣有關(guān),亦不在與功法練到了多少層有關(guān)。

    其提升的進度,全然與是否踐行了自己的道,是否將自己的道拓展推進到了更高層次息息有關(guān)。

    與此同時,不同的道,也會給合歸此道的修士帶來不同的天道加持。

    這種加持,會體現(xiàn)在修煉效率上、術(shù)法威力上,以及對大千世界的感知以及掌控上。

    但是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陳三愚……看不上那十種道。

    他覺得乾玄十道,都不咋滴。

    可若是不合歸某一種道,陳三愚便無法進階煉虛合道。

    這就……又些糾結(jié)了呀。

    不過幸好,在玄冥龍族諸多合道圣者的記憶當(dāng)中,他同樣看到了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或者說思路。

    那就是……創(chuàng)道。

    所謂創(chuàng)道,顧名思義,即是修士創(chuàng)造出一條此界從古至今都從未誕生過的……新理念道路,成為此道始祖。

    按照那些玄冥老龍的記憶訊息記載,一旦成為道祖,成為世間第一個踐行此道的修士,該修士即會獲得一種極為豐厚的獨屬性激勵——功德。

    通常意義上的所謂功德,或者凡人群體所認為的功德,通常是指去做好人好事,去拯救蒼生黎民之后,所獲得的陰德激勵。

    乾玄修真界的功德,或者說理念道路開創(chuàng)者的功德,與此截然不同。

    創(chuàng)道者的功德,是指遵從于自己所創(chuàng)所修所持的道,去實施去落實,最終而得到的正向天道反饋。

    因為好與壞從來都無絕對,所以功德的定義對于走不同理念道路的人來說,自然也會趨于不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临西县| 馆陶县| 永昌县| 剑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巴彦县| 弥勒县| 镇赉县| 凤城市| 高青县| 灵山县| 白朗县| 玛曲县| 巍山| 双鸭山市| 韶山市| 镇安县| 印江| 同江市| 勃利县| 香河县| 乌拉特中旗| 威海市| 昌黎县| 淮北市| 沂源县| 荥阳市| 安达市| 景谷| 谢通门县| 永仁县| 高青县| 石林| 高唐县| 天津市| 澜沧| 丹寨县| 周宁县| 玉环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