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種一切再經過一系列復雜衰變后,即會誕生出電子、光子、夸克等等各種標準模型粒子,以及諸多暗物質粒子和各種輻射,同時將整個宇宙加熱到極高溫度。 而通過那所謂的一系列復雜衰變】過程中,穆蒼亦研究計算出了暴漲場的諸多性質與參數,同時亦觀察到了諸多基本粒子誕生的源起及部分過程。 于是他發現,原來在宇宙時空的暴漲過程之中,存在于其膨脹擴張的龐大時空區域內的各個暴漲場,其實并非全部都能后平穩而順滑的滾落至勢能演變曲線低凹之處。 總會有許多暴漲場在某些帶有閾限性質的時空區域中,因為量子漲落或者非線性效應等等原因,而迅速經歷一系列極其復雜的演變過程分裂出大量局域化、長壽命和質量極大的激發態。 這些激發態,就是振蕩子。 從種種數據來看,穆蒼推測在暴漲結束后,這些振蕩子很可能會在以高能輻射為主的年輕宇宙內占據主要能量密度。 之后,便會在某個時刻突然衰變,釋放出大量中微子、μ子、t子等各類粒子,乃至暗物質等等。 在發現這些現象后,穆蒼亦豁然曉悟……許多億年后宇宙之中的絕大多數物質……可能就是在這暴脹之后才誕生而出的。 用于產生這些物質的能量,亦全都來源于這次暴脹過程。 乍聽起來這有一些不可思議,但確實是從現有理論與大量數據之中,穆蒼才推導而出這種結果。 同時他根據大量的統計和觀測數據,還推測……如果不考慮以輻射為主時期的宇宙總能量數值的衰減,那么可觀測宇宙的所有物質總質量大約是10的次方公斤。 由此,穆蒼就反推出了暴脹之前的宇宙,其蘊含物質總質量……可能就只有10的負23次方公斤。 這個質量數值過于渺小,所以很不夠直觀。 若要描述,那么這個數值大概就只相當于不到一千顆碳原子的質量。 由此可見在時空暴脹之前,宇宙中的物質是有多么的稀少。 幾乎所有物質,都是在暴脹之后才誕生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即是穆蒼發現了宇宙初開時空暴漲的整個磅礴過程之中,那強大的暴漲場原來亦并非只有一種勢能演變曲線。 它竟然還擁有著諸如單調模型、對數模型和純自然模型等等不同形狀的勢能演變曲線。 而這每一種曲線,穆蒼在推演之后都發現……其都會對應不同類型的暴漲模型。 他猜測,占據整個宇宙暴漲進程比例最大的暴漲模型,可能就會合并覆蓋其他模型,從而徹底決定浩蕩宇宙今后種種時空精微結構、真空光速、物理參數等等性質會是什么數值,以及會是什么狀態。 也就是說,假若將這些全部都研究透,全部都完全掌握,那么在不遠的未來穆蒼自己創造宇宙之時,甚至可以精準自定義宇宙該是什么模樣,該是什么狀態。 “暴漲場……” 茫茫無垠的宇宙虛空間,穆蒼抬起手緩緩張開巨大手掌。 嗡—— 霎時,在其掌心間的廣袤三維時空就驀地極速折疊彎曲起來。 在看了千百次宇宙創生的完整歷程之后,顯然穆蒼也想嘗試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創造出那一簇能夠創生宇宙的無限陡峭塌縮時空,繼而創造宇宙。 但僅僅過了幾秒鐘,他就揮手散去了掌心間蘊含極度恐怖曲率的扭曲時空。 “算了,等研究透了再嘗試創造吧。” 隨即,穆蒼便放開了對餓神一族歷史記憶圖景的限制,任其朝著未來快速推進。 于是浩浩蕩蕩的歷史圖景,瞬息之間就演進到了宇宙暴漲結束之時。 到達了這個時間節點之后,統治著這片廣袤宇宙的大統一力就倏然崩解,分化散離成了萬有引力,以及另一種混合了強、弱、電力的基本力。 爾后,僅僅只過去了無數億兆分之一秒的時間,強力就又與弱電基本力分離,與萬有引力一樣,徹底獨立在了熾熱宇宙之中。 同時正反物質粒子開始凝聚出現,卻在出現后就極速陷入到了凝聚湮滅凝聚湮滅……的高頻持續循環之中。 出于某種未知緣由,每一顆反物質粒子的形成,總會伴隨著一億零一顆正物質粒子的誕生。 于是在這種強弱懸殊對抗之中,正物質最終戰勝了反物質。 又過了一瞬,宇宙間就發生了電弱對稱崩解。 又過了一瞬,夸克開始凝聚,形成各種新的粒子,譬如質子和中子。 而至此時,平均溫度至少在數百上千億攝氏度的磅礴宇宙時空間,亦開始了高密度的成片成片出現如同光海般熾熱的高能粒子洪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