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或許……這是一尊「觀察者」。」 矗立于廣袤暗物質暈星際區域的穆蒼,靜靜思索道,「在銀河系獵戶座旋臂的最邊緣,人為布置了一座太陽系,這個存在有很大可能……是為了觀察。 觀察王莽「穿越」后的種種行為,觀察因他的種種行為而被徹底改變的人類社會,以及被改變后的……人類歷史。」 「但這樣做又有什么意義呢?人類的文明以及歷史……放大到全宇宙去看是如此的渺小,這種行為又有什么潛在的目的呢?」 他心神沉靜,霎然陷入到了關于人類和宇宙,宏大與渺小的思維長考之中。 長久以來,人類所有的認識與判斷,皆屬于感覺性質。 宇宙萬物的物質波經過人類種種感官的捕獲、傳輸、匯總之后,才最終得以在人類大腦中呈現出一套看似完整且實在的宇宙圖景。 人和宇宙關系,也正是如此。 宇宙,是最大的「概念」。 她是一個深奧的悖論,有限的凡人之心終究無法理解宇宙。 就像活人的腦袋,終究無法理解死人的腦袋。 產生這種情況的本質原因,就是尺寸。 或者說尺度。 宇宙的尺度太大,人類的尺度太小。 因而,如此局限如微塵般的凡人,又何德何能可以去理解龐大的宇宙呢? 這不是自我貶低。 這是事實。 至少在穆蒼的認知中,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看出這方浩瀚龐大到可怕的宇宙,對于人類的誕生和存在,有過任何特別的「期許」。 或許在宇宙萬億河系的萬億兆行星中,藍星算是一顆頗有生命力的星球。 從最開始的單細胞生命逐漸演化到多細胞生命,再經過漫長的時間,生命體變得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復雜,從而最終演化到人類這個星球中最高級別生命體的存在。 看似很不一般,很了不起。 可一路行來,穆蒼也眼睜睜看到了獵戶座旋臂那堪稱極度旺盛的勃勃生機。 百萬生命星球,萬千星際文明,萬萬億智慧生靈。 于是,在這些堪稱數量龐大的星球與文明面前,看似了不起的藍星……就變的無比平庸。 在幅員數萬光年的諸文明大舞臺上,藍星文明看起來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普通。 而且,這座大舞臺還會以十萬年百萬年為單位,一批批的更換「主角」與「配角」。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 一茬又一茬的換。 僅僅億萬載,名為獵戶座旋臂的舞臺,可能就已然換了幾十茬的「主角」和「配角」。 若將時間再擴展到更大范圍,擴展到百億年之久。 那么這種文明的更迭交替次數,又將膨脹到數千上萬次。 假若用一個較為生動形象的比喻,來描述人類歷史和宇宙歷史間的關聯。 那么就站起身來,將自己的兩支手臂張開伸直吧。 然后,想象兩只手掌間的寬度。 這寬度,就是整個宇宙的歷史。 于是,全宇宙曾經誕生過的,以及現在還存在的億兆文明的歷史,就已握于手掌之間。 那么人類的歷史存在于何處呢? 找到自己的手指甲,用指甲刀輕輕銼一下。 不要太用力,稍微矬一下就好。 矬完之后,找一找指甲刀那亮銀色表面上沾染的微小指甲屑。 那一點點屑,就是人類全部的歷史嗎? 不。 用納米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