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岡村上任-《抗日之血色獠牙》
第(2/3)頁
畑俊六還告訴岡村寧次,為了武漢會戰,日本大本營和參謀本部已不遺余力,調集了陸、海、空大批兵力,決定采用速戰速決的戰術,徹底圍殲中國野戰軍,徹底摧毀中國政府的抗日意志,變蔣政權為地方政權,從而徹底滅亡中國。
畑俊六一直走這樣的自信。盧溝橋事變以來,在這一年的較量里,中**隊不堪一擊。特別是剛剛經歷了徐州會戰后,中**隊傷亡慘重,疲憊不堪,已成烏合之眾。
馬當、湖口淪陷才真正掀開了武漢會戰的序幕。
1938年7月4日這一條天,日本大本營才真正發布了攻擊武漢的戰斗序列。
日軍兵分兩路,以鉗形攻勢向西進攻武漢:
南路由岡村寧次指揮華中派遣軍的第十一軍擔任主攻,下轄第六、第九、第二十七、第一〇一、第一○六師團,以及波田支隊等四個支隊和特種部隊,總兵力15萬人,在九江集結,沿長江南北兩岸西攻武漢。
北岸的日軍直撲武漢;南岸的日軍負責執行包抄任務,攻擊目標確定在粵漢鐵路的賀勝橋與咸寧,準備截斷中**隊南下的退路,最后合圍布防在武漢周圍的中國野戰軍主力。
北路由東久邇宮指揮原華北派遣軍第二軍(第二軍由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下轄第三、第十、第十三、第十六師團以及特種兵部隊,總兵力12萬人,在合肥集結。
由于中**隊在鄭州花園口掘堤黃河,引起淮河泛濫,第二軍只得將進攻路線改為繞道至大別山北麓由東向西發起進攻,最后與南路日軍會師,對中**隊進行合圍。
兩路日軍以南北平行的態勢朝西直撲武漢。
另外華中派遣軍直接指揮四個師團的陸軍、三個飛行聯隊、一個海軍分艦隊,作為總預備隊,兵力為14萬人。
岡村寧次這回真是交上了好運,他不僅由一位師團長平步青云登上了第十一軍司令官的寶座,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這次武漢會戰的總指揮竟是他的頂頭上司: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
畑俊六時刻沒有忘記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他怕來自華北派遣軍的第二軍與他的第十一軍爭功,便不顯山不露水地將兵力配置和后勤保障的天平傾向了第十一軍,并將進攻的重心放在了長江南岸。
人一行時走運,就連門板也擋不住。此時此刻,岡村寧次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國民間的這句口頭禪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淳化县|
昔阳县|
镇沅|
延吉市|
兰溪市|
桃源县|
广东省|
郎溪县|
北辰区|
布尔津县|
习水县|
聊城市|
塘沽区|
中方县|
平遥县|
封开县|
通山县|
巴林右旗|
瑞丽市|
丽水市|
彭州市|
肇源县|
平武县|
教育|
萝北县|
吉隆县|
南涧|
大丰市|
尼玛县|
三原县|
普兰县|
泰和县|
江津市|
剑河县|
白银市|
大荔县|
和政县|
普兰县|
岳阳县|
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