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見天子-《貯金閨》
第(1/3)頁
“謝令姜,你這個人還有點意思。”
余姚郡主稍微有些咬牙切齒的開口。而后氣勢洶洶帶著一大堆綾羅綢緞離開了。
謝令姜躺在床榻上的時候,還在想這之前的畫面,還真是好好笑,真的很是詼諧幽默呢?
“遙集阿兄,嘿嘿嘿!”
謝令姜終于陷入甜甜的夢鄉了。謝令姜心里的滋味果然是甜蜜無比的。
而阮遙集此時也在奔赴自己要前去的路程之上的。
他還要連夜去建康見宮中的天家。
而此時此刻,天家心里頭也是格外煎熬的,朝廷上袞袞諸公爭執不休,他也沒什么太大的權力干涉這些人。
畢竟自魏來,晉朝同樣實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
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后,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并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后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此項制度使得如今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此標準其實依然是采取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
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系,促成魏晉兩朝實現全國的統一,努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史實引用)
可是對于他們上位者言,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是限定了皇帝的權力。
而且,事實上,門閥制度的確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為一個政治上的裝飾品。中正品第唯以血統為準,門第高即獲高品,此時只須分別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過是例行公事。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公門有公,卿門有卿”者也。
先帝便素來以貴公子當品,鄉里莫敢與為輩,求之州內,于是十二郡中正僉共舉默。
高門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從家里銓選入仕,而不必經過察舉。在此之前,均憑借門第而得中正高品。
而州辟佐吏和舉秀才則主要是中級士族與吳蜀士族的主要仕途。他們便是地位稍次的所謂地方“鄉豪”的子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宁化县|
永嘉县|
中阳县|
西城区|
闽侯县|
加查县|
阜宁县|
襄城县|
大关县|
平武县|
张掖市|
南和县|
平阳县|
安远县|
茌平县|
淮阳县|
韶关市|
渑池县|
泽普县|
二手房|
清新县|
慈利县|
漳浦县|
敦化市|
汝南县|
天水市|
黄梅县|
分宜县|
城固县|
昌乐县|
新疆|
衡山县|
吉安县|
哈巴河县|
资源县|
中超|
沅陵县|
安康市|
余姚市|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