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光宛若細沙,轉眼月余過去。 十月份的長安,徹底迎來了凜冽寒冬。 渭南的煤爐作坊早已搭建完畢,正常生產,開始銷售。 渭南產出的無煙煤,經過魏叔玉的改良,制成了蜂窩煤出售,兩文錢一斤。 一斤蜂窩煤,可以燃燒許久,比木炭便宜了數倍不止,且買二十斤蜂窩煤,送一個煤爐。 長安商會的香水、香皂、蚊香早已火爆,牢牢把控著長安的市場,稍加宣傳下,煤爐與蜂窩煤便成了新的爆款。 第一日,銷售蜂窩煤十萬斤,獲利二十萬文,即兩百貫。 第二日,銷售蜂窩煤二十萬斤,獲利四十萬文,即四百貫。 第三日,蜂窩煤與煤爐徹底火爆了長安,取暖效果極佳,且燃燒時間長,最關鍵是比木炭省很多錢…… 萬人空巷,搶購蜂窩煤。 第三日,直接銷售兩百萬斤蜂窩煤,獲利四百萬文錢,即四千貫! 第四日,銷售兩百萬斤煤炭,獲利四百萬文,即四千貫。 短短四日,煤炭一項銷售收入,便有萬貫之巨,拋去煤爐等成本,凈盈利高達六千貫,且煤爐飽和之后,凈盈利會更高! 此時此刻,渭南的貧瘠的山地。 有著五百余人光著膀子,大汗淋漓的揮舞著?頭。 因是露天煤礦,采煤十分方便,一成年男子一天可開采兩千余斤,五百人一天便可開采百萬斤。 五百多男子,大多是流竄的流民,被魏叔玉召至了這采煤,每月工錢半貫,包吃包住…… 這年頭,流民想要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而魏叔玉招人不但飯管夠,而且發工錢…這簡直就是再生父母。 無數工人無一不是對魏叔玉感激涕零,干活賣力至極。 開飯的鐘聲響起,無數工人放下了?頭,到飯棚里,笑呵呵的吃著飯,暢想著未來,一個月能掙半貫錢,一年便能掙六貫,只要好好干上幾年,就能娶個媳婦,美滋滋! “再干幾個月,就能送家里那個小子讀書了,將來像魏公子一樣高中,就能光宗耀祖了!”一名黢黑老實的男子傻笑著。 “誰敢想?上個月咱還是食不果腹呢,現在有宿舍住,還有錢拿,上哪找這么好的生計去?” …… 隨著長安煤業的日漸爆火,武元爽、武元直哭暈在家中,“我家的地啊!” “我家的煤啊!” “原本都是我家的啊!” “可惡的魏叔玉,不行,今日便要去鄭國公府向媚娘討回那長安商會一半的份額!” …… 鄭國公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