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一枕黃粱-《九零考古之手札》
第(1/3)頁
A市的焦躁和愁煩雖說隔著幾千公里飛不到馮村,可有些事情就像初春的新芽,有了時機和溫度就是要冒出來的,就好比女人懷了孩子,除了想辦法它他出來,根本別無他法。
所以,事實上蔣宇的隱瞞是很嚴重的, 沈魏風的直覺和判斷一點沒錯。
比如他剛走的第二天,蘇筱晚就因為前一天著了風寒又病倒了,接著便連發了兩天的高燒,人燒得迷迷糊糊的,老在半夢半醒之間喊沈魏風的名字,但即便如此,也沒能擋得住宋軼單向奔赴的腳步。
一般說來,在沈魏風不在的時候, 老吳、宋軼和蔣宇會協同管理考古隊, 老吳年齡大又是副領隊,重要的事他來拍板,其他日常的隊里瑣事老吳不喜歡操心,宋軼和蔣宇這兩個年輕就要多干一點。
像蘇筱晚生病這事,老吳知道后只不過囑咐小雯盡心照顧,而宋軼知道了蘇筱晚的病情后,前前后后去探望了好多次,半公半私的,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而且宋軼這幾天幾乎是一下班就來1號院,往蘇筱晚屋里一坐至少一個小時打底,他倒是不言不語,除了端茶倒水就是幫忙打飯,還去村民家里買了些本地梨和蘋果來,一只只削了放在蘇筱晚床頭,瞅著機會就喂一點。可這種殷勤搞得本該負責照顧的小雯在一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離開又不好離開,還沒辦法開口攆人, 急得小雯只能跟蔣宇發作, 弄得兩人幾乎天天吵嘴。
不過,不同于沈魏風對蘇筱晚的愛,宋軼的感情是更細膩的,他對蘇筱晚的愛慕更具體,更精準,就仿佛一道數學題,有過程有結果,明明白白,嚴謹而和邏輯。
比如,他愛蘇筱晚低垂的眉眼,他愛蘇筱晚散著溫香的長發,他愛蘇筱晚對他的某一次不經意間的淺笑,或者蘇筱晚某個出神的瞬間,等等等等……,總之,他沒有心力抵抗這些,這些蘇筱晚毫不知情的愛意和澎湃。
其實,宋軼與沈魏風年紀相仿, 雖然外形上沈魏風有著絕對的優勢, 但兩個人都是高知,只是專業不同,可說起來這兩人打小過著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
宋軼出生于一個典型的理工科知識分子家庭,幼年正趕上國內的特殊時期,他父親因出身問題被迫與他和他母親分開,上山下鄉了幾年,吃過不少苦頭,好在后來這段艱難而非人的日子不算太久,知識分子之后都紛紛回城了,他父親和母親又都重返了科研崗位,生活終于回歸了正軌。
雖說他的家庭算是在那個動蕩年代受損比較小的,難得得保留了一個家的完整性,可干科研的就像當年的小品里說的,搞原子彈的比不上賣茶葉蛋的,拮據和貧窮總不離生活左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