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強行突圍! 就是趁你病,要你命! 東南面的軍隊,在晨曦旭日初升之時便按照趙括的指令轉攻為守,便緩緩放棄外圍陣地,主力向中心地帶集結,因著一夜的進攻,趙軍戰力的降低秦軍是看在眼里的,轉攻為守和收縮防御,根本沒有引起秦軍的重視。 甚至秦軍主將司馬錯還樂得趙軍的退卻,如此,便能抽調出這邊的兵力去支援被魏軍撕裂中的戰線。 而隨著日懸中天,狼煙燃起,秦軍的援軍從外圍開始對魏軍進攻,司馬錯隨即下令反擊魏軍,可以說整個秦軍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魏軍這一側,至于趙軍,只要他沒有動作,司馬錯就樂得將他們先放一放。 在司馬錯的視角里頭,趙軍已經是甕中之鱉,只要不翻甕,那就由著他! 只是司馬錯不知道的是,這只鱉不準備從他這一側破甕而出,卻想著從另一邊翻甕而出。司馬錯這一放,成功令趙軍完成了集結——也是突圍前最難的一步。 而此時,主戰場之上,隨著廉頗的調整,晉鄙帶著信陵君的兩千五百親兵和兩萬援軍已經抵達后軍,并成功地穩住了陣線,甚至逐步地向著秦軍進行著試探性的反擊。 前線,也隨著廉頗的到來,技戰術也隨之上了一個臺階。 僅剩下的不足兩千的武卒,在廉頗的手上爆發出了最強的戰力。廉頗并沒有用這有限的兵力跟秦軍的精銳大劍士進行死磕,反而是用這把尖刀專捅秦軍的薄弱處,哪里的秦軍稍有疏漏,強悍的武卒便會專門出現在哪里,著實令秦軍防不勝防。 雖然廉頗不懂什么「木桶原理」,但孫臏所謂「上馬對中馬、中馬對下馬」的戰術,廉頗還是門清的。 而隨著秦軍薄弱處陣線被魏武卒一再地襲擾、切割,連帶之下,周遭的秦軍也只能相應后撤,連帶著整個戰線也隨之緩緩后撤。 一時間,就連親自指揮戰斗的司馬錯也倍感壓力,而一直在廉頗身邊的信陵君也再度為廉頗將軍的指揮水平所驚嘆。 第(1/3)頁